泾阳县茯砖茶产业的历史与现状
发布时间 2011-06-23 浏览 10247 次
当时泾阳茯砖茶除销往西域各地外,已顺“丝绸之路”远销俄国、西番、波斯等四十余个国家。据卢坤《秦疆治略》记载:“泾阳县官茶进关,运至茶店,另行检做,转运西行,检茶之人,亦有万余”。时泾阳县城及周边,茶行、茶庄、作坊、茶商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泾阳比较有名的“天泰”字号,总掌柜李奇周,其商号遍布陕、甘、宁、川等地,并由单一的茶叶业拓展到京华、金银、布、粮、面粉加工等。各处专营茶叶的分号掌柜36人。泾阳县城设有四大商号:天泰通、天泰运、天泰全、天泰店,集经营加工于一体。

民国后期,泾阳茯砖茶加工生产每况愈下,加之陇海铁路的开通,极大地改善了南北、东西物资的运输条件,茶叶逐渐转向由产地直接加工生产外运,过泾茶叶锐减,产量下降。解放之初,泾阳县成立了人民茯茶厂,生产茯砖茶,起初茶厂经营不错,后因原料全靠外进,国家计划经济限制较多,加之中央政府要求把茶叶的加工生产转移到茶产地。湖南安化引进泾阳茯砖茶生产技术于1953年试制成功,黑毛茶在泾阳的生产成本较安化高,生产逐渐减少,至1958年后停产。

改革开放之初,1981年,泾阳县试图恢复泾阳茯砖茶生产,成立机构,在县拖拉机修造厂利用场地开展试制生产。先用湖茶,后用陕南紫阳一带陕青秋老叶试制获得成功。发花均匀、量大,茶色、茶质、茶味均属上乘。销往西北各省,牧民群众均接受、认可。茶厂当时是集体企业,因缺乏资金,加上管理不善,后倒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需求丰富多彩,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绿色环保健康有益的传统产品更加青睐。云南普洱茶重新大行其道,风靡国内外。于是在泾阳大地上,这些“泾阳茯砖茶”老商号的后裔们看到了商机,结伙筹资挖掘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开发这一历史传统产品。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现已有三家茶业生产加工企业(两家茶业公司和一家茶业专业合作社),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加工生产。泾阳茯砖茶这一完全按传统手工艺加工生产的纯天然、原生态绿色环保茶品,在泾阳大地绝迹了半个多世纪,今天又呈现在了人们面前,并将以优良的品质、独特的风味、奇特的功效获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