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副省长沈培平被查 曾推普洱茶被称"茶市长"
发布时间 2014-03-12 浏览 5990 次
组对云南省进行了巡视,巡视组组长徐光春在反馈时指出:云南省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严峻,反映领导干部问题较多,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土地使用以及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等领域腐败案件易发多发;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用人视野不够宽,执行干部政策法规有偏差,干部选拔任用不够规范,用人方面问题时有反映。

同时,他还表示,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有关规定转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有关部门处理。

曾因推广普洱茶被称“茶市长”

官方简历显示,今年52岁的云南施甸人沈培平,从基层干部做起,在云南任职长达24年。

1981年,从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的沈培平进入施甸中学当老师,1989年7月才跻身公务员系列,仕途从出生地施甸县政府办公室干部起步。2004年11月沈培平开始担任思茅市副书记、代市长,此前,还曾担任过近2年的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2009年12月,沈培平升任普洱市市委书记,直到当选副省长之后才卸任。

当选为副省长之前,他曾在云南省下属的普洱市、保山市任职多年,普洱市更是在他任期内由“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

2009年,因在全国两会上推销生物普洱茶,沈培平还因此被媒体称作“茶市长”。在普洱任职期间,沈培平一直致力发展普洱茶,他号称要“让每个喝普洱的人都能想到这座城”。

据了解,早在担任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时,沈培平就开始关注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和壮大,2004年12月,沈培平任思茅市代市长,开始倾力于打造普洱茶都。2005年3月,沈培平转正为思茅市市长,就在当年12月,他在接受《生活新报》采访时表示,“为做大做强普洱茶产业,思茅市打算更名为普洱市,现已上报国家”。2007年1月21日,思茅市正式更名为普洱市。

卸任普洱市市委书记后,沈培平仍是普洱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名誉理事长。今年1月16日至17日,他曾以此身份,参与由普洱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普洱茶研究院、云南农业大学承办的茶产业创新成果报告会。

曾因旧城改造引发争议

在公开报道中,与沈培平有关的还有另外两件事情,一是2010年的旧城改造,一是2008年的孟连“719”事件。

2010年4月,云南普洱市开始强推旧城改造,拆迁工程涉及1812户居民。4月28日,普洱市旧城改造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会上宣布的普城改办发〔2010〕1号文件,要求所有搬迁必须在当年7月30日前完成。据当时有媒体报道称:“多名与会者证实,普洱市市委书记沈培平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好,不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坏’让他们印象深刻。”

该报道还指出,在拆迁户眼中,拆迁存在补偿过少、程序非法等问题,百余居民状告市政府。普洱市中院当时未予立案。当地官员认为改造可提升城市品质。知情者透露改造出的地块政府至少可获20亿。

此前,在2008年7月19日,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发生一起群体性突发事件,执行任务的公安民警被不明真相的500多名群众围攻、殴打,冲突过程中,民警被迫使用防暴枪自卫,2人被击中致死。

彼时沈培平是普洱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因对该事件处理不力,在事后被问责。2008年9月4日,云南省委召开常委会,对相关责任人作出5条处理决定。其中,对普洱市委书记高旭升,市委副书记、市长沈培平给予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的问责。决定称,“高旭升同志7月2日主持召开市委第39次常委会议,作出了同意孟连县委意见的错误决策。沈培平同志在市委决策时提出,调动警力的事不要报省里了。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在全省实行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决定》第三条、第四条之规定,责成高旭升同志、沈培平同志向省委作出书面检查。”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