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茶:武夷岩茶的发展之路 打造有科技含量的岩茶产业
发布时间 2014-04-28 浏览 15694 次
注重“因地制宜”和保护生态环境来发展茶产业。他坚信,要发展武夷茶就要相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打造有科技含量的岩茶产业。陈德华希望,今后能有一个正规的茶叶科研机构,来示范茶产业的发展,用科技的力量延伸武夷岩茶的生命力。

李远华:

科技兴茶需要茶人重视和推广

对于陈德华所提倡的科技兴茶的思路,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院长李远华表示认同,但同时他认为科技兴茶是个比较大且广泛的一个概念,因为做科研工作并不是一个茶企,一个茶农就能完成的,需要有足够的科研条件、平台以及项目资金支持。目前,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就着力在做这项工作,他们拥有福建省武夷茶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对武夷茶品种的选育工作也在进行当中,并已初见成效。

李远华表示,国内许多大学都创办了茶学院,但没有一个地方能与武夷山浓厚的茶文化氛围相媲美,武夷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以及传统的手工做青、炭焙技术为学生及爱茶人士了解茶文化,着手做茶叶科研工作创造了条件,“做科研,但不能将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一并科技化,该保留的手工技艺要得以传承。”李远华感慨道。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于2009年创办,2010年,李远华就开始带领学生对武夷岩茶进行科研,从茶园栽培地,品种的选育,栽培技术,就连茶叶加工都成为了武夷茶学专家及学生科研的范围。李远华说,武夷山茶发展的大好势头,让武夷山的茶山过度开发,武夷山茶的发展决不能与双世遗相违背,如何科学规划选地,保持武夷茶的多样性,除了需要茶农本身要有清醒的意识外,科研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武夷山茶树种的选育是该学院重点课题之一,“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与利用”目前已被列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作为带领学生进行茶科研的导师,李远华先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主持了“VA菌根促进茶树生长的转录谱分析和相关候选基因克隆”项目,以及在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闽北茶树种质资源圃建立、筛选无公害岩茶开发”上担任主持人,为武夷山茶的科研做了大量工作。

“科技一定要与市场、企业相结合,市场其实是反映科研成果最核心的部分”,李远华说,武夷山市茶叶流通协会以及茶叶行业商会其实都非常注重茶叶科研工作,经常会到武夷茶学院参与茶叶科研工作。同时,他坦言,武夷山的茶企要加大对武夷茶科技研究的认识、运用和推广,才能更有利地促成武夷山茶更好的发展。

(裴礼辉 王焕娟 张丹丹 文/摄)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