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行业需要“有思想”的展会
发布时间 2014-04-30 浏览 7804 次
>

  王庆先介绍回顾了北京国际茶业展的历史,他说:北京国际茶业展今年是第三届,一直以品牌企业多,展示交流活动丰富而著称,深得行业和社会的认可。今年携手信阳市,目的是发挥行业协会的凝聚力与影响力,继续推动茶叶产区政府与销区政府的联动,共同构建健康的产业结构、顺畅的市场关系。

  

  当茶周刊记者提问道,如何通过展会推动行业转型、如何用有思想性的展会来引导行业时,王庆说,首先,我们一直努力把北京国际茶业展办成行业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权威性最强的国际性展览活动、世界性交易盛会,就是要把展会这个平台打造成茶行业品牌展示的窗口。今年我们更加严格,只邀请海外茶叶主产国和消费国的品牌企业参展,做茶行业的品牌精品展会。

  

  可能有人会误把品牌精品、品牌企业与高端产品划等号。事实上,中茶协一直在倡导茶产业要走大众化路线。王庆说,李克强总理要求我们扶植民族茶品牌。一直以来,我们茶业公共品牌太强,个性、企业品牌太弱,我们要扶植的是企业品牌,这也是符合市场经济以企业为主体的特点和要求的。展会遵循“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路,企业活动多些,贴近行业实际,贴近百姓生活,让消费者认识茶企业品牌。

  

  他说,我们主办的北京国际茶业展一直与中茶协提倡的茶叶发展道路是一致的。我们认为,中国茶业一定要走以标准化为核心的工业化生产模式,这是世界茶业的主流,也是中国茶业的必由之路。参展的大企业、百强企业都是工业化生产的企业,是符合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手工工艺更多的使命是传承文化,因此未来会推动茶业分类,手工工艺的归文化类,工业化的归大众商品类。这样相得益彰,而不是混为一谈,阻碍中国茶业的工业化发展。中国茶叶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叫“工业品”,就是因为没有实现标准化。他介绍,2013年中茶协牵头制订并申报了“行业标准”,会为电商提供一个基本标准。

  

  有媒体记者说,现在茶行业普遍感到很迷茫。王庆分析说,茶产业普遍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压力,同时国内市场产业集中度低,小企业多,没有大企业,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的企业都不多。这也为茶产业提供了一个空间,我们也想通过展会引导和推动茶企业一定要走工业化的模式,这是近两年一定要开始的,否则转型升级无从谈起。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