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提案建立“东莞贮存”陈茶基地
发布时间 2014-09-15 浏览 6931 次
 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回应称,梁海潜的提案对目前“东莞贮存”陈茶地域品牌的现状给予了客观实在的分析,六条建议很有见地,“我们在工作部署和落实中将认真加以采纳,并组织相关部门对‘东莞贮存’陈茶能否进入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论证”。

  声音:寄望“东莞仓”品牌助推陈茶交易

  从2009年东莞茶博会上首次有藏家提出“陈化地”概念,“东莞仓”在黑茶普洱茶界声名鹊起,以双陈普洱、天得茶业、昌兴存茶为代表的大型专业仓储基地陆续浮出水面。但要真正把“东莞仓”打造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可试点标准化“官仓”

  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卢树勋:目前东莞上规模的专业茶仓有一二十个,但在仓储技术方面各有各的做法,尚未建立统一的仓储标准体系。要打造“东莞仓”品牌,有赖于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及藏家的共同努力。可尝试先建立一个标准化的“官仓”,以此为参照系,对符合相关指标的民间茶仓进行认证、授牌,最终建立规范的“东莞仓”产业集群。

  以“东莞仓”盘活老茶

  东城茶叶市场总经理朱军:我们市场在四年前就搞了个“老茶一条街”,引进了十几家经销商。运营中发现,老茶交易最大问题在于仓储不可控、价格体系混乱等方面。打造“东莞仓”品牌,对规范老茶仓储、评估老茶价值都有很大帮助,巨量的民间藏茶可在“东莞仓”品牌的统领下一起开拓市场,加速老茶的流通。

  规范仓储让茶更好喝

  岁月知味董事长郑少烘:东莞的气候特点适合黑茶普洱茶自然陈化,近年来广大藏家、厂商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可行的仓储方法。由于仓储环境对黑茶普洱茶后续品质影响巨大,建立标准化的仓储体系势在必行。对比同一款普洱茶的口感,在东莞陈放几年后,与在昆明、上海等其它城市陈放的茶会有很大区别,我们希望业界能够共同打响统一的“东莞仓”品牌,建立消费者对“东莞口感”的基本认知,这对厂商、藏家都是一件好事。

  要打造“东莞仓”品牌,可尝试先建立一个标准化的“官仓”,以此为参照系,对符合相关指标的民间茶仓进行认证、授牌,最终建立规范的“东莞仓”产业集群。

  ——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卢树勋

  “东莞仓”三剑客

  天得茶业

  天得茶业由东莞市长实集团投资兴建,集茶叶评审、鉴定、买卖、连锁、电子商务、仓储物流、收藏、典当、质押融资、拍卖、期货、行情发布、宣传展示及文化传播为一体。囤茶量市值号称30亿元。

  仓储规模:8万余立方米

  所在地:东莞长安

  双陈普洱

  1995年由东莞人陈永堂创立的双陈普洱,以普洱茶“陈化时间、陈化质量”为品牌定位,号称“普洱茶专业仓储的开创者”。2000年,双陈普洱在东莞建立第一个大型普洱茶专业茶仓,迄今茶仓规模已达数十万平方米,为双陈未来市场的拓展储存了充足的优质成品普洱茶货源。

  仓储规模:数十万平方米

  所在地:东莞常平

  昌兴存茶

  创立于2012年7月,投资额数千万。茶仓占地40亩,第一期普洱专业陈化仓库面积达30000平方米,是东莞首批大型普洱陈化基地之一。

  仓储规模:3万平方米

  所在地:东莞高?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