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亮点
本届茶博会既传承了往届成功做法,又着重在转变组织形式、深化市场运作、加强合作交流、提升品牌影响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创新与提升。
管理方式转型速度加快
本届茶博会继续坚持“精简、实效”的原由,保留了 “一办四组一公司”的运作机构,但在机构职能分工和设置上,政府部门主要注重监督与考核,减少直接参与展会事务的强度,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展务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努力将海峡两岸茶博会打造成更具专业化、国际化、规模化的品牌展会。
市场运营水平有效提升
本届茶博会进一步加大了市场运作力度,逐步向专业化、国际化的展会转型。一是展位收费方面。仅对台湾馆、国外企业、合作单位和指定产品的展位免收展位费,对高尔夫、凯捷馆按每个标准展位分别收取2500元、1500元展位费,较上届分别提高500元,并取消了展位费补助政策。二是继续降低行政嘉宾的邀请比例,扩大专业采购商的邀请,今年行政嘉宾的邀请比例降低了50%,VIP采购商的邀请数达到3500多人,同比上升了75%。三是开展茶企茶商无缝对接。组委会安排专车接送组织来自广东、吉林、辽宁、陕西、山东、河北、北京、上海等地采购商近1000人,深入20多家企业门店、茶厂进行产、销商面对面交流与洽谈,钦品、骏德、山尔堂、北岩等10多家企业还自行组织经销商到茶企开展互动体验活动,召开产销对接会,完成采购50万元,签订意向合同60笔,金额300万元。四是全面实行展位广告市场化运营,有效提升资源共享水平和社会资金参与办展力度,今年茶博会共落实市场化协办单位1家,子活动冠名企业1家,赞助礼品茶企业及茶博会指定用品(茶、水等)企业16家,大会有关证件制作,茶博会期间举办小茶人大赛和斗茶赛等活动,吸收社会赞助资金300多万元,政府只对活动部分资金进行补助。
主题活动品牌影响增强
本届茶博会在活动举办上力求创新与改进,力求提升品牌影响和观众参与率,努力营造浓厚的节会氛围,在持续做好欢乐茶节的基础,还举办了第三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市长峰会,重点做好万里茶道起点的宣传与推广,有效地提升了海峡两岸茶博会的活动品牌影响力,第三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市长峰会共有来自中蒙俄50个沿线及关联城市的嘉宾、学者、业界知名人士共300多人出席,沿线城市市长共同签署《“万里茶道”国际联盟城市合作武夷山宣言》,并对万里茶道雕塑揭幕,启动了“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汇编出版了《“万里茶道”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发出了《传承万里茶道文化 打造国际旅游品牌》合作倡议,推出了“万里茶道”图片展和来自中蒙俄30多个城市经贸展。欢乐茶节举办的万里茶道城市文化旅游风貌展示、旅游城市推介、旅游纪念邮票首发仪式、乐享茶趣、小茶人大赛等茶旅互动活动,吸引了近10万人参与,充分展现了旅游城市风貌和人文景象,其中小茶人大赛为期两个多月,吸引1800多人报名参与,经过各环节的PK与展示,共评出少儿和幼儿组获奖选手3名。深圳华巨臣展览举办的最美茶艺师评选·武夷山分赛也吸引了众多茶艺师参与。
两岸交流纽带紧密连接
海峡两岸茶博会作为连接两岸旅游、经贸、文化等的交流合作的纽带,作用日渐显现。今年茶博会台湾馆招商工作积极踊跃,展位呈现供不应求的现象,10月份即完成了118个标准展位的招展任务。此外,两岸共同举办海岸两岸民间斗茶赛、国际禅茶文化节、海峡两岸祭茶祈福大典等活动,参与积极性高涨,活动现场隆重、热烈。民间斗茶赛共收取武夷岩茶(分大红袍、肉桂、水仙)、铁观音、红茶、台湾乌龙、白茶等五大类、七个系列600多个茶样,经过4天的预赛和决赛,每个系列决出状元一名、金奖和银奖各若干名,评出民间品茶师20名,11月16日下午,活动现场品茶人员达到1105人,创造了斗茶活动吉尼斯世界纪录,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成为全球首个斗茶、品茶人数最多的活动。国际禅茶文化节以茶为载体,举办了祭茶、文化论坛等活动,泰国及海峡两岸高僧(台湾明光法师、泰国少瓦长老、中国永信大和尚)、佛教界、文化界、茶业界人士近千名参加活动,北大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到会主讲《茶与人生》,茶博会参会嘉宾和武夷山市民到场听讲,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通过两岸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增强了两岸文化历史渊源的认同感,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感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