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树茶的热潮冲击下,按照自然放养模式管理的茶园,由于产量太低,茶农在巨大利润的诱惑下,往往按捺不住,拼命给茶树施肥,松土与除草,并把遮阴树砍了,增加光照强度,促进茶树的光合作用,以促使茶叶发得更快,更多,而茶农采摘的轮次也在大大增加,留给茶树休养生息的时间越来越少,在过多人为干预下,许多非常出名的古树茶滋味变淡变薄,原始野韵逐渐成为传说,而古茶树也因为过度采摘利用而迅速衰老甚至死亡。于是,从2010年起,人们纷纷指责茶农对古茶树进行过度管理与采摘。同时,藤条茶采养法也从澜沧江中游两岸向易武等地传播,在许多以前自然放养的茶园茶农纷纷学做外面传来的藤条茶,这也让许多坚持自然放养概念的茶人、茶商乃至专家,大呼狼来了,藤条茶这个片面追求产量的怪胎,会把云南最宝贵的古树茶资源彻底毁掉。
许多人只看到了藤条茶增加产量与对茶园进行深度干预的一面,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干预,是云南先人在农艺方面的智慧结晶。云南茶园从第一代混农林茶园向第二代满天星纯茶园过渡之时,我们的先民已经找到了一种合理的人工干预,升级了很难量产的自然放养茶园。到了21世纪,云南茶叶掀起了复古之风,我们不但要大力弘扬自然放养的价值,更要认真继承与发扬藤条茶采养法,因为其更能代表云南茶叶发展的主流。
当自然放养模式遭遇不能量产瓶颈,要量产必须过度管护与采摘之时,我们是否该回到云南第二代茶园的传统去,其采用藤条茶采养法,做到了“既增产,又把茶树养得生机勃勃”。因此,当自然放养茶区纷纷学习藤条茶之做法时,其实是一种历史进步,藤条茶作为云茶传统采养法值得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其不但可以用在老茶园上,也可以用在台地茶园的升级改造上,将之改造成稀疏留养原生态茶园。
当然,传统也有不足的一面,比如满天星纯茶园只种茶树太过于单一,其可以学习云南第三代茶园——等高条植茶园的优点,在茶园种遮阴树、防护林,设排水沟,修建道路等,加强了水土保持功能,以改变纯茶园单一的种植结构,使得其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更加彰显。还有关键的一点,藤条茶园怎样做好采与养的平衡关系,这一方面我们要继承好传统,另一方面也要运用新知识新技术对之进行升级改造,通过不断的扬弃,使之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此外,对于茶农不严格遵循藤条茶管理原理与操作手法之行为也要进行大力引导,比如藤条茶一年最好只采三次,尽量不要超过四次,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养树,可是许多地方的茶农一年常常采四到五次,这就会造成茶树过早衰弱甚至死亡。
堪称藤条茶问题专家的李琨说:“采用藤条茶采养方式,只要根部不出问题,茶树就一般不会出问题。根部出问题往往是由于土壤板结、干旱与水涝,只要管理到位,一般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