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边销茶的蜕变
发布时间 2016-05-13 浏览 7839 次
会长戴恩辉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畅销的边销茶,主要是因为安化黑茶所具有的降脂助消化的功劳。

戴恩辉是地道的安化人,小时候常常听见奶奶跟妈妈说:“媳妇,你把茶煎这么浓,上工会饿坏的。”

“我们安化人吃猪肚,通常用黑茶和猪肚煮一下,猪肚上的油就不见了,因为被茶中和。”泡着20年的陈年安化黑茶,戴恩辉形象地描述有关安化黑茶的过往。

多位熟知安化黑茶历史的人士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具有降脂助消化的功劳,近年来安化黑茶越来越被青睐。

边销茶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团结,但利润空间微薄。

2002年,《边销茶国家储备管理办法》出台,对边销茶原料和产成品实行储备管理,对代储单位给予信贷扶持,用于储备的贷款利息由中央财政负担。

2006年,安化县决定把安化黑茶作为重要产业发展,计划通过品牌化运作提供产业附加值。也就在那一年,安化黑茶茶叶协会成立。

百亿富民产业

此后,安化黑茶逐渐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安化县政府提供给本刊的材料显示:全县茶园面积从2007年的10.9万亩发展到2015年的28万亩;茶叶加工企业108家,厂房总面积35万平方米,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茶叶加工量由2007年的1.1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5.6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税收达1.5亿元,茶产业税收已连续三年过亿,稳居全国重点产茶县十强,黑茶产量位列全国第一。

“安化黑茶、安化千两茶、安化茶”三个公用品牌的估价也升至35.81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安化黑茶专卖店已有5000多家,营销网点和网店10万个以上。

在茶产业的带动下,全县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种养殖业转移到绿色包装、茶叶加工、现代物流、营销仓储等行业,以及茶馆茶楼、茶旅餐宿等服务行业,农民从田间走向“车间”,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工人。

目前全县从事黑茶及关联产业人员达32万人,劳务收入30亿元以上。

1975年出生的刘波,白手起家创业,先后创建了立信电器超市、立信水泥制品厂、马路镇综合市场。

几年前,看好安化黑茶产业的他和几个同学联手成立了湖南省云上茶业有限公司。

如今,刘波成了当地的致富能人。因此,刘波还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

湖南省云上茶业有限公司茶园所在地安化县马路镇天台山村,海拔近千米。记者采访当天刚好下雨,村子完全被浓雾掩盖。

以前,这里的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养家糊口。今年58岁的梁赛刚也曾是外出务工的一员。他在外务工8年,但收入并不高。

几年前,在刘波的带动下,他也投资种了20多亩茶园,茶园投产后预计每亩年收入1万元。

茶旅结合

除了种植、加工和销售茶业之外,刘波还计划利用当地独特的风景进行产业布局,包括度假酒店、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多种综合服务。

事实上,为进一步拓展产业附加值,安化县政府加强了黑茶与旅游的结合。

如今,以“天下黑茶?神韵安化”为主题长达1800米的雪峰湖大道景观风光带和罗马广场安化黑茶精品街全面建成,中国黑茶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客。

茶马古道风景区成为国家4A级景区,“走茶马古道,品安化黑茶”的游客年均2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10亿元,实现茶产业和旅游业互动发展。

安化县政府表示,将继续坚持“扩基地、强企业、响品牌、提品质、拓市场、重监管”的产业发展原则,倡导“绿色加工、品牌营销、普适消费、健康饮用”的产业发展模式,着力打造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与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规模化茶产业体系,强化提升安化黑茶产业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茶旅深度融合,确保安化黑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做好茶旅结合,该县将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平台,推进茶旅深度融合。加快黄沙坪古茶市、中国(安化)黑茶博物馆、盛世茶都?中国黑茶大市场、云上茶旅文化园、梅山生态文化园、安化黑茶学校等茶旅重点工程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

以“天下黑茶?神韵安化”为主题,以“千年黑茶、万年溶洞、亿年冰碛岩”为重要载体,启动茶乡花海、安化黑茶主题公园、安化黑茶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前期工作,策划和打造多条“以茶为媒”的精品旅游线路,推进茶旅一体化进程。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