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利的条件达到某个特定市场容量基础时,利基市场的雏形就开始成型了,这个时候也就顺理成章的进入到市场竞争阶段中,各路神仙各现神通时,就看谁的故事讲的好,谁的营销策略做的好,谁的产品品质好,谁的影响力大了,然而,地利的条件也极易会形成一种惯性竞争,是长期竞争环境和思维习惯的使然。而也是在这个阶段,规律会告诉我们,市场里的人和的条件会让我们适当的调整,在未达到调整的最佳状态时,利基市场的雏形很难会突破瓶颈,形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柑普茶市场的状态。
说白了,这个状态的利基市场缺乏关键性因素,这就像临门一脚的感觉,总是差了那么一点,让这个利基市场还没形成爆发式增长。当某个时间点或某个品牌率先在这个关键点上突破时,那竞争优势也就明显了。寻找关键性因素,也许在人和的条件中去寻找,可能会发现契机,毕竟,消费者是上帝嘛,那么上帝们给我们提供哪些信息呢。
根据百度指数调查统计,目前市场上咨询或购买柑普类产品的消费者诉求点,多以价格、功效、冲泡方法基础需求为主,而依据淘宝网上的产品为例,多数柑普类品牌及厂家多以以下宣传诉求点为主,1、以陈皮年份及种类为诉求点的,2、以茶叶等级或茶叶年份为诉求点的3、以烘干工艺为诉求点的,目前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已出现了关于烘干工艺的争论,主要区别于高温及低温工艺,由此引发了关于“陈皮挂霜现象”及“真假陈皮”的诉求争论。从以上的消费市场的需求和竞争诉求的信息上对比来看,似乎有些不对称,这种不对称可以理解为,一方面是因为普洱茶所处市场阶段的惯性营销模式导致的,一方面也是因为普洱茶的普及还是未达到饱和的阶段。
但这又是一种不对称且合理的状态,当然,并不是说需要去再回到基础层面上做工作,显然这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基础层面的工作环境会让消费者自己去了解,很多人买了苹果设备,发现不会使用IOS系统,环境会带动消费去学习。所以,从这种状态去找一种平衡,也许就是关键性因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