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病了,普洱生茶收藏风险何在?
发布时间 2016-07-22 浏览 11974 次
时间过长,一般说法在15年以上,二三十年,甚至50年的老茶都可以喝。于是老茶被标榜成“可以喝的古董”,存储普洱茶是“收藏”,“老子做茶孙子卖”。

普洱生茶收藏风险何在

我们应该清楚,老茶是饮品而非古董,作为商品属性,它的流动性并不好,甚至很差。于是业界把生茶仓储搞成了收藏,越陈越香搞成了越陈越增值。因为越陈越香遥不可及,只好宣传越陈越增值。

另一方面普洱生茶转变成具有良好表现老茶的成功率不高,民间的说法只有两、三成左右。从普洱茶在本世纪初兴起,到现在已有十五、六年了,即使老茶(15年以上)还不是很多,中期茶(6~15年)应该有很多了。事实上市场上具有良好表现的中期茶并不多,令人失望。业界将此归于仓储不当所致,其实仓储不当并不是主要原因,普洱茶工艺方面才是主要原因。

普洱茶(生茶)的收藏是有风险的,人们只知道普洱茶毛茶要用晒青而不是烘青,一般并不知道杀青和压饼前的蒸制工艺对普洱茶的后期陈化效果同样重要。杀青温度过高、过重,蒸的太软烂,压制过紧,成品干燥温度过高,同样会使普洱茶(生茶)降低甚至失去陈放价值。这就是普洱生茶转变成具有良好表现老茶的成功率不高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普洱生茶工艺作为仓储熟成的选择是有缺陷的,或者说并非是最佳的工艺。

真正铸就云茶辉煌

云南茶产业界应该意识到:普洱茶(生茶)收藏已经走入死胡同。普洱茶不是现在病的,而是原来的病症在古树茶兴起的第二次高潮中掩盖了。笔者认为:普洱茶需要进行产业变革,前面提到的普洱茶的三个短板问题,最有可能的突破点是解决“老茶等不起”的问题。笔者给出了研发具有最佳仓储熟成表现的年份小团茶产品,成功以后逐步取代普洱生茶进行仓储陈熟的路线。

我们可以从普洱生茶、福鼎白茶的工艺和仓储实践,陈皮、火腿的陈熟工艺,红酒、白酒的年份酒生产经验来找寻灵感。如研发成功,会是茶产业第一个以食品发酵理论分析为先导,通过研发实践来改进和验证,真正意义上的后发酵茶的诞生。

笔者对年份小团茶的展望是:最佳品饮峰值时间在3~10年左右、具有丰富的口感和功效、饮用便捷、仓储熟成具有良好表现老茶的成功率高,年份小团茶具有从名称、文化、形态、口感、卫生、保健功效、方便程度上的综合合理性,具备研发、生产、营销,运作成为市场主流茶品的基本条件。

从产品归类上,有人会问:年份小团茶是普洱茶吗?这不是白茶吗?的确,年份小团茶工艺与现代普洱茶的定义并不符合,从没有高温工艺角度讲接近白茶,但不是白茶,它的工艺和白茶是有很大差别的,它的成品茶颜色不是白色的。年份小团茶是综合白茶和普洱生茶的优势而产生的新的茶品类——后发酵茶(半成品后自然后续干发酵)。

茶文化归类角度,云南茶产业难以割舍和忘记普洱茶带来的短暂辉煌。但普洱茶从定义等诸多方面已经夹生了。我们可以挖掘曾获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奖的八色贡茶之女儿(团)茶的文化特征,将年份小团茶的研发视为云南团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云南省是茶叶大省,但还不是茶叶强省,应以茶叶新产品研发为创新驱动,进行云茶二次创业,真正铸就云茶辉煌。如果云茶人和天下茶人一起努力,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茶的复兴也一定会实现。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