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茶企仅11家上市或挂牌 茶行业标准缺失巨头难现
发布时间 2016-09-03 浏览 5889 次
划。

标准化程度低

由于标准化程度低,很多茶企业的产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规模化遇阻。王文礼曾告诉记者,标准化最难的就是将评判标准量化,比如采摘度、发酵度、烘焙程度等,甚至在品茶环节更难,比如固化茶的香气、甜度、汤色、滋味等。

欧睿信息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天福茗茶和大益分别只占有3.72%、3.61%的市场份额,合计不超过10%。

杨世华表示,近年来茶叶消费一直在普及,饮茶人群一直在提升,很多茶企加大工艺制作和研发力度。随着茶叶价格回归理性,消费型茶叶逐渐占据市场主导,整个行业将持续增长。

八马茶业董秘吴庆祥也表示,年轻消费者对品牌的接受程度更高,现在国内茶企品牌力不够,放在商超货架上很难吸引消费者,品牌化的路还很长。

不少企业也开始发力电商渠道。天福茗茶在半年报中提到,为了吸纳更多宁愿在网上购买茶产品的客户,公司一直留意开展互联网销售的机会。

梁军表示,电商渠道品牌、价格优势明显,但前提是品牌必须得到消费者认可,否则仍是价格战的低端竞争,很难真正给企业带来利润。以铁观音为例,100元以下的单品最受欢迎,但运费就占到总价的10%,如果是铁罐包装成本就更高了,因此茶企做电商更多是提高品牌曝光度。“随着行业有序发展和竞争,未来茶行业前景很好,也会诞生有规模、实力的企业了。”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