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出这样一系列的结论?就是因为农业的资源是区域性的,农业的生产是公共性的,农业的组织化是千家万户的。借助区域品牌,可以集聚区域资源,从而实现区域公共资源的高度协同特征。从国际走势来看,一个国家的成长和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强调靠城市品牌崛起,实际上就是靠区域品牌的崛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区域公用品牌的时代已经到来。
第三,选择正确的品牌创造路径很重要。在农业、农产品的领域当中,刚才说了母子结构来理解区域公用品牌和区域品牌的关系。以山东省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这个国家品牌旗下,“好客山东”属于山东旅游品牌,“烟台苹果”、“苍山蔬菜”属于单产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聊,胜一筹”属于山东聊城市农业全产业区域公用品牌、青岛是城市品牌、张裕葡萄酒是企业品牌当构建起这样的品牌体系之后,就可以看到一个区域经济由品牌生态构建的勃勃生机。
第四,要选择适合的区域公用品牌模式。从山东的例子可以看到,区域公用品牌也是有不同性质的。根据这些年来,中心对70多个品牌进行品牌规划的经验可见,三种区域创建模式可以去尝试。第一种,单产业突破,一个区域根据资源特色,集中力量以优势产业突围。实际上,全国各地有很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存在着巨大的创造、再造、重塑单产业品牌的潜力。
第二种,全产业整合,整个全产业实现资源整合,合力搭台。“丽水山耕”品牌就是其中一种,还有云南红河州的“红河九红”、贵州毕节市的“毕节珍好”等。
第三种,全资源的融合,整个全域实现品牌共建,通过品牌引领实现产业融合。比如说“浪漫山川”,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全域品牌化,2015年1月8日,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成为了首个乡域国家4A级的景区。一个原本平常的山区乡,在打造全域化品牌之后,短时间里便取得了好成绩。再看日本的熊本县,当地地震时,许多人并不关心别的,却关心熊本熊。因为这只熊本熊代表了熊本县。这个农业县,因为县域品牌创造,两年时间创造了12亿美元的经济效益,还不包括那么多广告和宣传效益。这就是品牌的魅力,这就是全域品牌化体现的价值。
第五,选择适合区域公用品牌的运营模式。根据我们中心长期以来的研究可见区域公用品牌有四种运营机制可以尝试:第一种,由政府部门主导,强力整合多方的资源;比如“陕果”;第二种,由行业协会推动,协调品牌管理和推广;比如烟台苹果;第三种,由国资公司运营,搭建品牌建设的大平台,比如“丽水山耕”;第四种,组建合资公司,比如说“陕西横山羊肉”、“毕节珍好”。
第六,创造品牌的内在驱动力系统。每一个品牌进入市场竞争,就像一辆战车冲进车阵要冲到前面,最早达到目的地,成为百年品牌、强势品牌,我认为,应当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驱动力:一、需求满足,即消费品及消费体验满足的驱动力,是指品牌通过产品、服务等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及其体验的程度。
二、互动沟通,即传通、便利、对等的驱动力。“不传播,不存在”。如果我们有品牌、有产品、有产业,但没有经过传播,在整个市场环境当中,实际上它是不存在的。因为消费者没有认知,产品没有与消费者构建关系。品牌是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忠诚关系,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够构建这种关系。
三、个性表达,即符号及其意义的驱动力。品牌战略是差异化战略、个性化战略,通过符号体系及意义呈现,彰显消费品及体验的个性,表达消费者的个性及价值倾向。
四、价值共生,即相互忠诚及其共同成长的驱动力。一个品牌必须和消费者,以及整个市场之间达成价值共创、共生、共享的关系。“丽水山耕”的产品推出后,大家都很喜欢,今天已经供不应求,接下去丽水还要创造“丽水山居”,把大家引过去,体验他们秀山丽水的山区生活,从而不断实现产品价值的共创、共生、共享,并实现品牌势能,价值延伸。
总结1、中国县域应当转型品牌战略,提升品牌价值,发展品牌经济。
2、充分认识品牌经济特征,明确品牌战略的关键目标是创造品牌价值,创造消费者价值感,创造溢价。
3、充分尊重农业产业特征与中国“三农”特色,创造区域公用品牌为平台、企业品牌为主体的母子品牌生态结构体系。
4、无论是农业区域公用品牌还是农产品企业品牌,都必须建构科学的品牌驱动力系统,才能打造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强势品牌。
(本文系小编根据现场演讲整理,较原文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