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解读 
发布时间 2016-11-15 浏览 6537 次
转型,提升茶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除了生产环节上的保障,也离不开市场流通环节的提升,在这些方面我们将采取什么措施?

答:重点是大力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提高茶产业竞争力,特别是在建设原料基地、加工基地等方面向优势企业倾斜。

引导企业在优势区、最宜区建设标准化茶园,支持企业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原料供应机制,支持企业建设高标准茶叶加工基地,推进分级包装,减少散装和贴牌等低附加值产品销售。鼓励开发药物、保健品、功能食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新产品。要着力培育大企业集团,支持优势企业整合中小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跨区域整合资源,组建产销集团,引导大型茶叶集团、相关科研单位和社会组织,组建茶产业联盟。

通过各种途径,创响中国茶叶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要引导茶叶主产区创建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支持茶叶生产最宜区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制定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的地理位置、产地环境、生产规程及加工工艺流程等标准,严格规范,保证质量。要鼓励企业作为品牌经营主体,打造公用品牌下的企业品牌。支持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加快商标注册,制定企业标准,推动技术创新,改良生产工艺,优化包装设计,提升产品档次,塑造品牌核心价值。要通过各种形式强力推介茶叶品牌,特别是要结合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组织品牌茶产品“走出去”,弘扬中国茶文化,创响中国茶品牌。

问:做强茶产业,国家有哪些扶持政策?

答:做强茶产业,主体是企业,但国家也会采取一些扶持政策。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支持育种创新,通过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一批区域性果树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茶树无性系苗木繁育基地,提高良种苗木供应能力。二是支持技术示范,重点是支持果茶园开展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集成技术的示范,以及果茶绿色高效技术模式的攻关。三是支持产地加工,重点是支持优势产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果茶贮藏保鲜和加工设施。四是推进金融创新,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补贴、贴息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果茶产业,形成多方投入的机制。依托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国家将利用现有的种子工程、标准园创建、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项目资金,加强高标准茶园建设,推进茶叶科技创新,推广绿色高效关键技术,提升茶叶综合生产能力。并将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补贴、贴息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茶产业,形成多方投入的机制。依托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鼓励地方争取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增加茶产业投入,支持茶叶育种创新、老茶园改造、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等。(注:本文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