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古茶园:位于云县大朝山西镇南部,与临翔区邦东乡沿澜沧江连成一线,因石头多而大,故名。茶树就散种于满布大石的山坡上。这里有临沧市独有种大苞茶,茶树高11米,胸径0.76米,树龄约210年。
永德古茶园:德党、明朗、勐汞、勐板、乌木龙、大雪山、崇岗、班卡等乡镇海拔在1700米至2200米之间的地区都有古茶树生长,比较连片集中的古茶园在乌木龙乡新塘村境内,面积约1500亩,古茶树树龄最长的已有上千年历史。
(三)普洱市
2007年普洱市的对外公布数据显示:普洱市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乔木古茶园36万亩。这个数据还是有水分,但比现在宣传的124万亩要真实太多。
至于古茶山,以前宣传思茅八大茶山,现在宣传“普洱市26座古茶山”。
26山为:老仓福德古茶山、金鼎古茶山、漫湾古茶山、御笔古茶山、哀牢山西坡古茶山、振太古茶山、老乌山古茶山、田坝古茶山、勐大古茶山、马邓古茶山、文山古茶山、秧塔古茶山、南板黄草坝古茶山、联合龙塘古茶山、团结古茶山、须立贡茶古茶山、龙坝古茶山、通关古茶山、坝溜古茶山、迷帝古茶山、景星豪门古茶山、困鹿山古茶山、国庆古茶山、景迈古茶山、邦崴古茶山、文东古茶山。其实许多古茶山没多少古茶,最多只能算古茶园。
四、古树茶种植面积与产量分析
(一)云南的五代茶园隐藏的种植区域、年份、密度与面积的秘密
以下关于五代茶园的介绍,引用自云南著名茶叶专家张顺高先生的文章。
这五种茶园就是:混林茶园、满天星式纯茶园、等高条植茶园、速成高产茶园和生态茶园。
1、混林茶园:
这类茶园建立于汉末至清代中叶,是最古老的茶园结构模式和最古老的茶树栽培农艺技术,茶树与其他一些林木混种,同时长成,茶树间距1.67m见方,挖穴单株种植,每亩100—200株。西双版纳、普洱市等地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属于这种类型。这类茶园以多种植物成分、动物成分、微生物成分组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持了良好的环境。它带有采集农业的印记,由于生产的需要,先民们把茶树从森林中迁移出来,在茶树原有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种植,反映出在栽培技术上持有谨慎态度。
2、满天星式纯茶园:
在云南的凤庆、临沧、云县、景谷、景东等地都是这种模式,这些茶园大都建于晚清和民国时期,它们的成分结构单一,除茶树之外,别无其他;棵对棵,顺山坡栽种,3~5市尺一株,每亩200~600株。这种茶园产生之初,或许是一种技术进步。它的产生根源是商品生产的巨大发展,经营者要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混林茶、混农茶作为副业性的商品生产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了,必须向主要副业和专业生产转变,茶树必须从林子里走出来,茶园中的其他效益低的植物必须清除出去,为在单位面积上少投入、多产出,势必要增加种植密度,提高管理水平,于是纯茶园就出现了。纯茶园在我国东南文化与商品发展较早的地区出现较早,在西南较晚。纯茶园与大茶区应是同时出现。大规模的茶区产生,由于制茶烧柴对林木的消耗,造成区域生态退化;纯茶园以其单一结构天生的生态脆弱和经济不稳成为致命的痼疾,是茶园结构演变史中偏离生态目标最远的模式和技术。
3、等高条植茶园:
这种茶园和技术早期可能是在中国东南形成,在新中国诞生后,输入西南,它是现代茶园结构和农艺的开端。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家把大量科技人才输送到云南,特别是在毛泽东的“农业八字宪法”的指导下,在60年代开始发展等高条栽、合理密植的新式茶园,这种茶园,从茶树本身改善了茶园种植结构,第二次提高了密度,每亩种800~1300株,与坡向垂直,等高排列。有的还开了梯台,提倡在茶园种遮阴树、防护林,设排水沟,修建道路等,加强了水土保持功能,提高了单位产量和效益。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中国包括云南所建立的茶园都是这种模式。这一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专业茶场。在云南,这种茶园有70万亩。
4、速成高产茶园:
随着全球人民生活水准的迅速提高,社会需求不断推动茶叶生产的发展。上世纪50年代萌芽、60年代酝酿、70年代研究形成成套理论与技术,80年代推广应用的速成高产茶园,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茶叶生产的落后面貌,缩小了我国与先进产茶国的差距。这种茶园是在等高条栽的基础上,以土肥为基础、以密植为中心,把握好修剪养蓬采摘的技术关键,进一步把种植密度提高2.5~4倍,每亩3000~5000株,以高标准、高质量作建园指导思想,以高投入、快速高产出作建园原则,在云南推广120万亩,在川、黔、江、浙、琼等省区亦大量推广,这些茶园,是现在提供产量的主体。速成高产茶园在设计中提出了多样性结构要求,但主要目标是快速高效。
5、生态茶园:
1986年,作者根据农业发展趋势和茶叶生产现状,在自己多年的实践基础上和胶茶人工群落的启发下,提出了生态茶园的思想。以《生态学学习笔记》为题,发表在《云南茶叶》1986年生态学专辑上,以后又在“亚洲森林农田系统研讨会”、中国茶叶学会成都年会、《西南农业学报》上交流,得到了许多同行的赞许。这种茶园结构的出发点就是,在进一步发展茶叶商品生产的大趋势中,在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使茶园结构稳定,经得住自然的考验和市场的波动,如何让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如何使环境质量不再下降,生态有所改良,资源能永续利用,茶区人民能长乐久安。这既牵涉到茶园的结构,也牵涉到茶区的生态经济结构,于是就提出了生态茶园与茶叶经济生态园这两个概念。从1986年开始,在云南省茶叶综示区,勐海、澜沧、双江、腾冲、潞西等出口茶基地县建立起七千多亩的示范园,带动周围约一万余亩,估计现在以这种模式建立的茶园至少在15万亩以上。这种茶园,在云南叫第五代茶园,这种农艺称为第五代茶园技术。综上所述,各种茶园结构形式均取决于不同时代的农业生产水平,是不同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在它的变化的背后,都有社会需求在控制。茶园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它由以茶树为主体的生命系统和由光、热、水、气、土、生物等因子结合在一起的环境系统所构成,它的结构演变由从事茶叶生产的人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来导向,真正的制导因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人们对三大效益的认识。茶叶生产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受经济规律的严格支配。当人们的认识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与科学知识的限制,尚不能深刻洞察生命系统对环境系统的依存关系时,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经济效益)表面上高于重于生态效益的现象,会诱导生产活动偏离生态稳定性的运动轨道,最后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这一原理可以为某些文明消亡作出解释,也是茶园历史结构演变的认识根源。
(二)通过五代茶园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
1、云南古树茶主产地有:勐海、勐腊、澜沧、双江、临翔、云县、凤庆、永德、昌宁、景东、景谷、镇沅。其中,勐腊、勐海与澜沧的景迈早在明清时期就大面积种茶,双江的勐库西半山种茶很早,但真正大规模种茶始于清朝道光以后,勐库东半山、凤庆、临沧、云县、景谷、景东都为满天星纯茶园,这些茶园大都建于晚清和民国时期。
2、云南种茶历史悠久,种植区域广,但长期以来商品化程度低,都是作为副业,以自用为主,交易为辅,都为零星种植,成片的古茶园少。云南最早的商品茶基地诞生于明朝后期的古六大茶山,但其真正大规模种植始于清朝雍正年间以后。清朝光绪以后的清末民国,云南茶产业真正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商品化时期,其标志就是满天星纯茶园与藤条茶采养法的出现,澜沧江中游两岸的景东、景谷、镇沅、双江、凤庆、临翔、云县的古茶园大都是在清末民国发展起来的。
3、云南树龄几百年成片的古茶园极少,现存古茶园大部分是清末民国种的,也就是以树龄70年到150年的居多。
4、古茶的树龄如果一定要百年以上,其数量非常少,我的观点是放宽到新中国成立前,即1950年前种的茶树都算古树茶。
5、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云南种了70万亩等高条植茶园,这就是现在所谓的老茶园。
6、目前,全省包括野生型、过渡型与栽培型在内的古茶园有27万亩。据我估计,栽培型古茶树最多15万亩,其中百年以上的古茶最多3万亩,其余的为树龄66年到99年的古茶。
古树茶亩产方面,要看茶园的商品化种植程度,采用满天星纯茶园结合藤条茶采养法的茶园,一年亩产可达30—50千克,而自然放养的混林茶园产量极低,过度采摘与管理的混林茶园产量可达20公斤,取平均值为20公斤。
按15万亩栽培型古茶计算:年产量=150000亩*20千克/亩=300万千克(3000吨)
按亩产春茶8千克、夏茶7千克、秋茶5千克分别计算:
春茶=150000亩*8千克/亩=120万千克(1200吨)
夏茶=150000亩*7千克/亩=105万千克(1050吨)
秋茶=150000亩*5千克/亩=750万千克(750吨)
按3万亩百年古茶计算:年产量=30000亩*20千克/亩=60万千克(600吨)
附:2017年春茶“之旅”即将开启,“南木茶堂”将不断为大家带来无量山春茶的更多动态。详情可扫描下面的二维码,了解更多无量山茶树生长,纯料古树茶、红茶生产、加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