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
“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三条规定:
“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七条规定:
“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启示:
1. 销售者在销售时,一定要研读相关法
律,照实宣传,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打法律的擦边球。
2. 销售者要专注于提高产品质量,如果产品质量够高,不用高噱头也能有高销量。
3. 虚假宣传被查,一是会被罚罚金,更得不偿失的是,这样的消息会破坏企业苦心经营的品牌形象。毕竟,优良的品牌形象是一个企业稳定收入的保障之一。
4. 如果碰到涉及虚假宣传的情况,销售者一定要迅速反应,向消费者做出积极的反馈,修改宣传用语,第一时间为消费者办理退货、退款手续。
5. 坚持诚信经营,稳扎稳打,才是企业有保障的发展之道。(资料来源:茶馆网,图文部分整理自中国消费者报新浪司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