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所有小的茶的企业全是在产品级上进行交易、分配、生产,如果我们有一家企业能够拿出来一套行业比较通用的、规范化的技术,那么它可能就会整合出一批小的企业,形成一个大企业。而如果能够形成一个行业的标准,我们的规模就会大幅度的扩大。从交易平台达成新的交易体系,用这个平台去养活大家,用头脑思考我们的商业模式究竟在下一个阶段怎么样发展。
中高端平台交易方式不同
茶文化是小众化的非标的产品,将来它的交易市场在什么地方呢?在拍卖行。中国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能决定茶产业对应的价格决定机制。西方人把农产品和未来的结合在一起,对农户来讲,种茶的人是要保值、均稳化的价值。高端的艺术品你走左边进入到的是拍卖行,大众的请进入交易平台、交易所。
抓紧时间重组资源
茶产业、茶文化、茶企业要用全球的思维来配置资源,不要抱着三亩二分地种的那点茶换一点钱,而成为食物链的下家。未来很有可能,包括茶产业在内,中国众多食品、工业品等,都会沿着全球产业布局的格局进行安排。大家要抓紧时间,赶快重组自己的资源。
一带一路别总想着冲出去还得预防杀进来
如果哪一天,国外茶企业因为劳动力、税制等因素,携带低端价值冲进了我们的市场,还包装成标准的产品,我们能不能把茶文化卖出去,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当茶产业市场被占领,就来不及了。我们必须要用全球的视野来重新谋划茶文化、茶产业未来发展之路。
茶产业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
嘉宾主持人:唐时望先生
论坛嘉宾:曹潘荣先生、李自强老师、杨世华先生
唐时望先生介绍了供给侧改革的相关背景,并提出了几个重要问题,作为牵动全国8000万从业人员的庞大茶产业链,如何应对“供给侧改革”对茶产业带来的冲击?新常态中的改革攻坚背景下,茶企又该如何适应结构性调整,去库存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市场环境,实现创新布局?未来五年,茶行业增强持续增动力,不断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和核心驱动力又在何方……他从政策理解层面,行业现状层面,改革着力点方面,核心驱动力层面以及具体实操层面等,提出具体问题让嘉宾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
曹潘荣先生从农业发展的方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他说中央财政部提出非常多的茶业战略,农业部也相继出台了两减一增,也在全国推广,是非常大的资金量。农业部还提出了加快茶产业的发展指导指南,5月18,农业部首次举办全国茶博会,说明农业部对品牌的建立和推广非常重视,作为企业也要抓住这个机遇。
农业部还提出园艺标准园和标准示范基地的建设,可能很多企业都有基地,要抓住机会,打造成园艺标准园、示范园,建立若干个标准园,广东省茶叶领域就有10个,要建设成为有代表性、绿色的标准园。
现在一带一路推广起来以后,更多的是冲出去,可能这些更多是我们企业去推广中国茶非常好的机会,我想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跟海外的企业或标准结合起来,推出去,可能给我们企业一些机遇和挑战。
茶界资深人士李自强老师在论坛中通过分享了茶行业被国家政策重视的切身感受,分析茶行业整体氛围的变化。并从消费者的角度,还分析了供给侧改革对茶行业消费市场产生的主要影响有哪些。面对消费者都希望喝到安全健康的好茶这一愿景,李自强老师还给茶企指出了在质量服务上的一些创新和改革的建议,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作为一位茶文化者,他还针对茶文化改革是不是要回归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如何刺激年轻消费市场这个问题上,他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以及建议。
新三板上市企业的掌舵人,中吉号董事长杨世华先生,也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分享。他结合当前茶产业现状,分析了供给侧改革给茶产业带来的影响,并列举了众多案例,为企业如何应对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还针对茶业进行供给侧改革,如何去库存,如何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等给出了自己的经验分享。杨世华先生还站在企业经营角度来看,从生产到流通环节,分享企业怎么去提高销售额,加速发展。作为目前最成功的茶企之一,杨总还从探讨了企业创新布局举措。他表示无论整个时代怎么变,我感觉作为企业家来说,产品就是它的根基。像我们生产茶叶产品,我们只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生产优势的产品,可能会更有市场一些。
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嘉宾主持人:萧慧娟老师
论坛嘉宾:李自强先生、裘纪平先生、林楚生先生
论坛第三部分,在深圳文博会的大环境下,嘉宾主持萧慧娟老师,论坛嘉宾李自强先生、裘纪平先生、林楚生先生,几位国内外茶文化界的大咖,共同探讨了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萧慧娟老师提出茶文化卖的是慢活、简约以及幸福感。裘纪平先生认为茶文化在具体体现方面,主要是审美力的培养,审美感觉的修养、修为,这种修养,审美力的提升通过茶来体现,琴棋书画诗酒花香。茶书就是中国精神的体现,里面的图像、书画能够使茶的空间能够得到展现。
林楚生先生从工夫茶传承方面分享了自己茶文化传承的切身体会,他认为传承茶文化要解决专家学者的成果转化,需要有一个传播,要思考如何打造茶文化传播体系,茶文化跟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结合,从儒家文化去传承,中国茶文化载体需传承。
李自强先生认为成立很多不一样的茶艺流派,这些茶艺流派有一个良性竞争,能让茶艺发展与其他国家媲美。
最后,萧慧娟老师做出总结,传承跟发展常常被我们处于对立面,文化发展平衡非常重要,这个环节我们在二级市场,在流通市场和服务市场表现。(资料来源:华巨臣茶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