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道其实不是一条道路,而是一种经济流向(上)
发布时间 2017-07-25 浏览 5552 次
该商报明查验,如核对厘局完厘数目相符,即予放行,不再重复抽厘,用示体恤且恐该商携带银钱长途不便,拟令在汉镇局一体完缴预照,以昭简便。” 据1933年《革命与战斗》第2卷第1期《渔阳关鸟瞰》:“渔地为五峰唯一商区,主要贸易为红茶商店,共计四家,资本小者为二三万元,多者十余万元。”由此可见,民国中期各地茶市衰败,渔阳关仍维系有茶叶生产和贸易。

安徽六安茶考

六安茶品类繁多,其有蕊尖、贡尖(皇尖)、客尖、细连枝、白茶等多种。1903年《商务报(北京)》第1期载:“皖省产茶以六安为最,茶分红绿二色,红者,由茶商运至汉口销售洋庄,出洋之茶,安徽占十分之二。”1919年《银行周报》[第3卷,第13期]上也有茶商赴六安收茶的记载:“各埠金融及商况:周口(四月十二日通信):周口日来因届清明节,茶商运现赴六安州购茶,故洋厘略有升涨。”关于六安茶的由来,1938年《南强》第13期刊登的《六安茶考》记载非常清楚:“霍山,又名皖山,以远近山势,皆潜伏于其下,故又名潜山,山之最高峰,突出峭拔如柱,高四千两百尺,名曰天柱,俗遂又称之为天柱山,自汉武帝移岳神于此,始名霍山,绵亘千余里,周围八百里皆为产茶之区,昔以隶属于六安州,故称所产之茶,曰六安茶。”《六安茶考》还记载:“在昔日专制时代,例于四月八日进贡之后,乃敢发卖,由诸茶商,公开品评议价,然后办运,清季以销售俄罗斯为最多。”这说明六安瓜片曾是著名贡茶,在某个时期,清明前的六安茶,只能朝廷享用。只等清明之后的茶,才能公开对外运销。

民国时期手工制造六安瓜片(1937年《浙江省建设月刊》第10卷,第8期)【作者:冯晓光,资料来源:万里茶道文化传播】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