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第四届中国茶业大会将
下一主题:云茶品牌 茗香四海:
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茶”不同,普洱茶的个性化需求特征,决定了这种茶类只适合圈层营销,大众视野的曝光量并不必然对销量提升具有显著作用。超市平台相当于一个广场,普洱茶的个性化特征被淹没于芸芸众生,毫不起眼;专卖或专营平台,则有能力把产品个性特征聚焦到一个点上,引起目标消费群的重视,从而产生交易。
普洱茶与超市的距离,便是普洱茶与大众消费群的距离。必须承认,普洱茶进入大众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离开玩家、藏家群体的支撑,多半厂家便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这是很浅显的一个道理。
这两年来,柑普茶能够在终端市场大行其道,正是大众消费的胜利:柑普茶具备大众易于接受的愉悦口感,也简化了冲泡流程,架起了普洱茶与大众消费领域的一条特色通路。但一个品类的胜利,并未解决普洱茶行业由来已久的深层次问题。
茶企的竞争力不在于拼价格、拼纯度、拼单株、拼工艺、拼包装,而在于品牌文化的塑造——其它要素都容易凑齐,唯品牌文化的形成需要操盘者超乎寻常的眼界与不懈努力。
说了这么多,并非要求所有茶企都要走大众消费路线,个性需求市场也一样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问题出在一些茶企既要追求个性消费市场的暴利,又要追逐大众消费市场的占有率,这可能吗?一边在快消领域推介比立顿还贵的袋泡茶,一边又要藏家爆炒托市“古树茶”,这不是精神分裂是什么?
普洱茶难进超市,意味着这是一个严重“脱离群众”的茶类。普洱茶的市场竞争并不充分,下一步就看茶企如何定位了!(资料来源:中国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