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褒家冲茶场百年庆看中国近现代茶业史的几个侧面
发布时间 2017-10-11 浏览 6199 次
技术水平和提高茶叶质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名优茶的研制有了较大发展,50年代初到80年代中的名优茶多产于新建的国营茶场、部分乡镇茶场和科研、教学单位,但由于生产条件和制作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这一阶段生产的名优茶种类和产量都较小,如浙江省在70年代初生产的名优茶包括西湖龙井在内种类不到10种,总产量仅30吨左右,所创制的名优茶也未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安化松针荣获湘茶杯金奖

8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茶叶内销市场放开,国内茶叶市场名优茶迅速发展,名优茶生产进入全新发展时期,80年代到90年代,全国各类名优茶产量已达到2.8万吨,占茶叶总产量的5.6%,产值占茶叶(毛茶)总产值的20%左右。

名优茶热持续升温,全国各地开展各种名茶评比活动,诸如评比会、斗茶会、展评会、博览会、拍卖会等,也进一步促进了名优茶的创制与生产,提高了名优茶的知名度。

这一时期,中国茶叶生产发展逐渐摆脱了单纯依靠扩大面积来增加产量之粗放型增长轨迹,进入了通过提高单产和开发名优茶增加茶叶效益的新时期,茶叶产品结构趋于合理,茶叶质量水平和生产效益同步提升,中国茶业进入了从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发展时期。

参考文献

1. 陶德臣.中国近现代茶学教育的诞生和发展[J].古今农业,2005(2)

2. 陈宗懋.杨亚军.《中国茶经》[M].上海文化出版社

3. 刘继尧.张曙光.羊柏娥.刘姝娟.湖南省级茶叶科研机构沿革考述[J].《茶叶通讯》2007(3)

4. 《安化县茶叶志》[M].1990年3月

5. 李传真.邹传慧.张红莲.名茶——安化松针文化内涵初探[J].《茶叶通讯》2003(4)

原载《安化黑茶》杂志2017年4期总第16期(资料来源:安化黑茶传媒平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