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拿下刘强东5亿投资,迅速成为国内新式茶饮界备受关注的因味茶,主打的产品是各类原叶冲泡作为茶体的海盐茶,如松果海盐茶、茉莉海盐茶,这种茶饮是在原叶冲泡的茶体之上加入了海盐奶盖,让奶盖的甜味和咸味在入口时综合掉茶体的苦味,使之更易被年轻人接受,又不失茶叶原本的芳香;
同时,因味还有诸如“气泡酵素茶”这样原创设计的饮品—— 就是往茶体中加入苏打和酵素,让茶饮喝起来具有一种碳酸饮料的口感,却又比碳酸饮料健康得多;此外,也有用传统的热水冲泡出来的茶饮,比如乌龙、红茶、绿茶等等。
也许会有人说,这样的茶不算茶,不正宗。但是如果从杂交创新的角度看,中国茶企的问题恰恰出在这里,传统和正宗正是中国茶企走不快做不大的桎梏!近几年,新生茶饮品类繁多,像湖南的茶颜悦色、重庆的嫩绿茶(2015年已被因味控股)、广东的喜茶……连星巴克在2016年也开始在中国卖茶了。
其中,发源于珠三角的喜茶近期更是闯入上海掀起新式茶饮的热潮。至于广东,喜茶、奈雪的茶等风靡年轻人的品牌也正在崛起并开始向外扩张。
新式茶饮面对的是年轻的消费客群。相对于传统茶市场来说,这更像是另一门生意。新茶饮的产品作为饮品,则可以高度标准化,其品牌也具有天然普世性。标准化的实现,让蓄势待发的新茶饮,有了成为大品牌甚至国际品牌的可能,这也是资本的兴趣点之一。
中国茶,这个绝对的大品类,一旦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其展现出来的市场想象空间是令人惊叹的。目前,资本加持的因味茶和喜茶,都在走出区域做全国化布局。
当然,在新茶饮的供给侧上,需要进行的是一个更为宏大的变革,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好在它正在发生。传统茶商“渠道为王”,在纺锤形的供应体系上,经销商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新茶饮的崛起,某种程度上在倒逼茶饮供给侧的改革。茶商在新茶饮的链条上,不仅仅再是一个渠道商,而是综合服务商。
新式茶饮,会是中国茶的未来吗?社会在不断进步,有些经营模式必然会有创新,新式茶饮从年轻消费者入手,抛开产品这方面不说,其它的影响力或多或少改变了不少传统茶企的经营理念,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资料来源:茶悦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