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规模优势和产业高度、保留市场在全国茶叶流通领域的话语权,是如今马连道与芳村需要共同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北京马连道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张东认为,西城区“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着力将马连道打造成茶为特色多元发展的文化创意街区。要发挥茶文化体验、茶品牌展示、茶服务创新三大功能,进一步疏解批发、仓储、物流功能,树立街区品牌形象、文化形象和创新形象。这对马连道来说,无疑是一次全面的转型升级。
作为一个现在已经有巨大价值的超级IP,马连道云集了全国10个主要茶叶产区的5000余家茶商,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大关。北京茶业企业商会会长高晨生提议,如今的马连道,要实现进一步发展,需要由地域IP向文化IP转化。通过对其IP价值的挖掘与孵化研究,可以更深入地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打造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高晨生还表示,马连道文化IP实现路径有三条,分别是:茶周边产品的设计,文创产品的设计生产,还有以茶为元素的影视剧输出。
从专家对马连道未来的规划与展望来看,这个陪伴中国茶业发展几十年,被称为“北京茶市风向标”“全国茶区接线员”的北方茶叶市场,在经历近几年的压力和危机之后,未来似乎还要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这给扎根于此的商家也发出了一个讯号: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必须紧跟政策与市场,与时俱进,才能与马连道一条街一起,再次焕发新的生机!
芳村,期待再现芳华!
2016年召开的“芳村茶叶市场产业群升级论坛”就曾指出:建议各方大胆探索“双轮驱动”资源整合发展模式,一个轮子是实体店线下体验销售和品牌线上营销相结合,一个轮子是茶产品质量保证和茶文化传播相结合。
在具体执行层面上,一是芳村茶叶市场升级需要软硬件整体升级;二是市场升级改造需要有科学系统的数据统计与分析;三是整合芳村现有的多个批发市场资源,规范市场发展;四是大力发展茶文化,促进茶行业健康发展。
但虽然政府对芳村的发展非常重视,还花巨资打造芳村茶叶市场数字化工程,收效却并不明显。如今,芳村市场的转型发展探索还在继续。市场疲软的背景下,概念炒作已穷途末路,消费者日渐理性,伴随着实体租金、仓储、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茶商开始大量弃铺转向网络或转行,资金转向新型领域。
未来,我们希望芳村市场能通过网络等手段,形成信息和货物的多向互流,协助整个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商家进行升级经营,推动全国各区域茶业的商业及文化交流合作,再现芳村芳华!(资料来源:茶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