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茶语网千款茶评榜权威发布!新增“入门/日饮/品鉴”三区间
发布时间 2018-03-23 浏览 5004 次
有黄茶的典型口感特征。而产区上,主要是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君山银针,呈三分天下之势。


黑茶榜榜单解读:更多价值空间尚待发掘

在六大茶类里,黑茶的价格区间标准是最低的,单斤100元以内即可入门。但在入门款里,能达到8.5分的适口标准的,只有一款。可见,这个茶类的品质与价值都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与此同时,黑茶的产区,2017年也大大拓宽,往年不容易找到的产区,现在大众市场上都能买到其产品。


乌龙茶榜榜单解读:好茶真的还是贵

乌龙茶是工艺成熟度最高、市场成熟度最高、也是价格最高的品类之一。2017年度整体表现一如既往的稳定,四大乌龙产区均有上榜,而且有常青树,也有新品牌。


生普榜榜单解读:品鉴级还是看原料

每一年的生普评下来,都能很切实地感觉到该品类在工艺上的逐年改善。市场的推动和持续的热度功不可没。而在品鉴级里,大众的消费倾向也非常清晰——小产区茶、大树茶,是近几年高端消费的主要需求。


熟普榜榜单解读:入门级熟普有待提高

这是一个典型的“门难进”的茶类。对于企业的技术要求、生产要求、资金要求,都比生普要高得多。所以即便“品鉴级”熟普的成长,已经超乎想象,但茶语品评到的能过优秀口感关的“入门级”熟普,却只有一款。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熟普消费者,其实都是在喝“入门级”熟普。


花茶榜榜单解读:真正好茶不会便宜

往年都是以茉莉花茶为主打的花茶榜,在2017年,涌现了相当一部分的非茉莉花茶。而入门级花茶缺位较多,同样是由于其过高的生产成本和技术难度。所以,真正好喝的花茶,不可能太便宜。


袋泡茶榜榜单解读:国内品牌越来越多

这是所有品类中,唯一一个允许有添加剂存在的茶类。2017年的突出现象之一是国内袋泡生产企业越来越多。而袋泡的单品价格虽然不贵,但折合到单斤价格其实并不便宜。但袋泡品牌,不管价格高低,跟它的原料等级都关系不大。


珍品发烧榜榜单解读:真正等级高、数量少

珍品发烧榜只有一个榜单,且不打分、不排序。但上榜茶品一般要满足这些条件:第一,等级足够高;其次,原料和工艺难度所形成的足够稀有的存量;第三,有一定范围的公共认可性。

注:2017年度的千款茶评榜没有“柑普榜”,主要是因为在茶语网采购的几十款柑普类产品和品牌中,除少数品牌如“岁月知味”、“大益”的少数几款产品外,绝大多数柑普类产品表现不佳,无法达到上榜标准,而仅这几款产品,亦不足以成榜,故2017年度“柑普榜”空缺。

***

因为本文篇幅有限,更多“2017年千款茶评榜”详情(包括专家评分、达人评分、上榜理由、茶评等细节),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2017年茶语千款茶评榜”专区查看。 【阅读原文链接:http://m.chayu.com/special/top2017】

(注:本文内容由茶语网原创,经授权发布。)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