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 中国在线旅游度假产业链图谱
类比互联网行业的的“引流”与“流量变现”的关系,腾讯、百度、阿里所拥有的巨大流量,最终会通过广告、网购、金融等各种延伸行业实现流量变现,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游客流量”,才是旅游行业中最具“变现”潜力的价值发动机,而门票、餐饮、酒店、房地产、农产品销售等等则是将旅游所形成的“游客流量”变现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门票经济,全域旅游新时代的“游客流量”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其人群构成差异巨大,对旅游产品、配套服务、基础实施的需求也各有不同,也导致了“流量变现”的方式必然不尽相同。传统的门票、旅游地产等变现方式增长空间有限,无论是做平台型的综合型企业,还是做细分市场的专业化企业,多样化的变现方式正不断涌现。如何结合企业既有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设计适合企业自身的盈利模式,是企业进入旅游行业必须要做的顶层战略。
三、全域旅游不是诗和远方,休闲消费就是日常生活的延伸与升华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设立“文化和旅游部”,部分网友戏称“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诗和远方,在我们心中寓意大体是美好的,但美好的事物其实并不一定在“远方”。
消费升级背景下,旅游,尤其是本文强调的全域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旅游与日常生活的边界日趋模糊。
一方面,旅游不再是逢年过节才能消费一次的“奢侈品”。2017年全国人均国内出游3.6次,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更是达到6-7次,周末驾车到郊区游玩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日常。
另一方面,旅游消费的内容也越来越贴近日常生活。2017年曾经刷爆朋友圈的一篇文章《她在山里开瑜伽馆……结果人们翻山越岭来》,文章的主人公将都市人日常消费的瑜伽馆从水泥森林搬到山林绿地之中,将人们生活的日常从都市搬到乡村,让日常生活得以延伸和升华。类似的,碧山书局、篱苑书屋、牛栏咖啡、杜岙美术馆,以及各种民宿院落、美食餐厅、养生SPA……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方式,在山林间、田野间得以延伸,并带给人们全新的品质升级体验。
全域旅游不是挖空心思搞什么“全球第一”、“中国最大”、“亚洲独有”,全域旅游是真正从人们的生活需求,从消费升级的趋势出发,为游客提供贴近日常而又超出日常的消费体验。
四、结语
旅游行业是当下的风口,但却不是一个可以随便让猪起飞的风口。中国GDP急速狂飙了三十多年,终有一天,中国的发展要进入一个更高品质的时代,中国人的生活要进入一个享受高品质的时代,中国的企业要进入一个只有比同业更用心才能脱颖而出的时代。粗放式发展的时期过去了,做旅游,现在需要更用心。(作者: 李春波 资料来源: 和君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