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制法发展的推手是贸易:从《黑茶通史》浅论“渠江薄片是黑茶”的正确性
发布时间 2018-05-21 浏览 8580 次
78

2、发展

宋熙宁(1068)以前,有梅王盘踞于新化、安化地界,称梅山蛮地。熙宁五年(1072),章惇率兵克服梅山,置安化县,同治《安化县志》载:“启疆(建县)之初,茶犹力而求诸野……山崖水畔,不种自生”“时梅山烟岚万叠,崖谷间生植无几,惟茶甲于诸州县”。因茶产丰盛,元祐三年(1088)设“博易场”(茶场)于县境,并制茶入贡,京师称为“四保贡茶”。四保者,大桥、仙溪、尤溪、九渡水也。理宗赵昀登极时(1225),用其年号“宝庆”命名其为太子时任防御使的邵州,并升邵州为宝庆府,辖境包括今新化及益阳市的一部分,新化与安化毗邻;因此十五世纪末西藏及西北地区所需用茶,常至“宝庆府”采办时,新化、安化茶产得以运销边疆,四川乌茶制法亦由此传入安化。


黑茶通史——兼记民国茶事》P179。此段文字要与P75结合起来

⑴官茶释名

明万历年间(约1596年),安化桥口仿照四川乌茶制法加以改进后制成黑茶,湖茶由此在中国茶叶历史中据有重要一席。

《续文献通考》载:“……(万历二十三年即1595年)御史李楠请禁湖南茶,言湖茶行,茶法、马政两弊,宜令巡茶御史召商给引,愿报汉、兴、保、夔者准中,越境下湖南者禁止;且湖南多假茶,食之刺口破腹,番人亦受其害。既而御史徐侨言:汉、川茶少而直高,湖南茶多而直下,湖南之行,无妨汉中;汉茶味甘而薄,湖茶味苦,于酥酪为宜,亦利番也;但宜立法严,以遏假茶。户部折衷其议,以汉茶为主,湖茶佐之,各商中引,必先汉、川,毕,乃给湖南;如汉引不足,则给以湖引。报可。”湖茶被正式定为运销西北之“官茶”。

所谓“官茶”,即相对于“私茶”而言,凡经领引纳税手续,“官”许其行销之茶,谓之“官茶”。西北所指之“官茶”仅指原料出自湖南的泾阳砖及安化茶,因此“官茶”又称“湖茶”。彭先泽君在[甘引砖茶运销实况]一文中说:“(官茶)兰州市场则通称‘副茶’,谓系由次等茶叶制成之茶砖,适于一般平民之饮用之品也。或以其毛茶多系阴天采摘,其功用可清心止渴、消化脂肪……与土茯苓同,故有茯茶之称”;《甘肃府志•卷六》载:“茶自官曰府茶,亦曰黑茶”;慕少堂君《甘青宁史略正编》中称:“兰州及河西喜用砖茶者居多数,砖茶名曰福茶,又曰官茶。其叶采自湖南,其制造在陕西泾阳,叶粗而色黑。”由此可知,官茶、府茶、福茶、茯茶、副茶、黑茶,均系指湖茶矣。


黑茶通史——兼记民国茶事》P179

综上所述,渠江薄片不是用黑毛茶为原料压制的黑茶。虽然六大基本茶类中最先创制的是绿茶,但将绿茶类的渠江薄片称为黑茶的始祖,是亟待商榷的。就像武夷山虽然在明代引入松萝制法制作炒青绿茶,而我们却不能称武夷岩茶的始祖是安徽松萝茶一个道理。

唯有贸易,才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推动茶类发展的历史巨轮。(作者:郭红军 资料来源: 求阙斋传统普洱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