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新标准明确了中外交流中,茶艺师应该掌握的知识。随着茶文化中外交流活动逐年增加,茶艺师需要明确在茶文化中外交流中扮演的角色。新标准要求茶艺技师以上职称的茶艺师必须掌握主持、策划茶会的技能,并对此提出了细节性的要求。
茶艺师职业标准的“前生今世”
本文了解到,尽管国家对茶艺师职业标准的重视度逐年提升,但很多读者对茶艺师职业标准的历史还是一头雾水。
1999年5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把“茶艺师”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早在1983年,内地就提出茶艺培训。随着茶艺馆的逐渐出现,培训符合行业发展的茶艺人才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征求全国各地意见后,茶艺师才列入了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2002年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批准实施《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并向全国各地发文。
2004年5月—9月,根据茶艺师职业标准编写的茶艺师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由劳动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2017年9月14日,人社部公布修订后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目录清单共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两大项,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9项(准入类36项,水平评价类23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81项(准入类5项,水平评价类76项),茶艺师位列其中。
2017年12月,人社部正式启动茶艺师职业技能标准修订工作。
2018年4月,人社部公布《茶艺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征求意见稿),在4月17日至5月8日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2019年1月8日,人社部颁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茶艺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本文认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茶艺师》出台,茶艺师应该更加注重以下三点:一是强化茶艺师的职业意识、水平意识;二是加强茶文化知识的全面学习;三是科学、规范的掌握茶艺师的各项技能。《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茶艺师》的出台,将进一步完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科学开展考试鉴定活动,提高人才评价能力水平,提升国家职业资格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作者:梁妍 资料来源:茶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