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涵挖掘上。新时代的中国茶文化已成为代表中国力量的智慧载体,彰显出新的文化力量。2017年,彰显民族文化自信的中华茶文化以音像资料的形式在国际舞台频闪,《中国茶:东方神药》获美国艾美奖,为中国茶走向国际发出民族文化自信的信号。全球政党大会在北京召开,巧借以茶会友、品茶论道的中国传统文化,寓意中国共产党邀请世界政党共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党责任,描绘共同建设美好世界的宏伟蓝图。领导人茶叙成为高层会面的重要仪式之一。
(八)茶叶进口增速,“抢滩”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茶饮消费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趋势,茶叶进口呈爆发式增长。2017年,中国进口茶叶近3万吨,进口金额1.5亿美元,同比分别上升31.2%和33.9%。其中,进口红茶2.5万吨,占茶叶进口总量的85%,主要供应国是斯里兰卡和印度;进口绿茶2152吨,主供应地区是台湾省、越南和印度;进口乌龙茶1840吨,主要供应地区是台湾省。
目前,中国进口茶叶的集中度越来越高,斯里兰卡和印度作为最主要的供应国,所占比重已从2010年28%上升至2017年55%。2017年,中国进口斯里兰卡茶叶超过1万吨,使之成为中国最大的茶叶进口国;与此同时,从印度进口的茶叶数量也在迅速增长,2017年达到了8701吨,同比上升58%,与2010年相比增幅达639%。
广东、上海和福建一直是中国进口茶叶大省。2017年,三省(直辖市)进口数量分别为6713吨、6146吨和5020吨。但由于中国其他省份进口茶业的增速较快,因此上述三省合计数量占比已从2010年的79%降至2017年的60%。江苏、广西和浙江是中国进口茶叶增速最快的三个省(自治区),2017年进口量分别为3156、2281和2262吨,比2010年分别增长了3491%、1235%和492%。
预计,中国进口茶叶在今后一段时期将继续保持量价齐增的发展态势。但因中国茶产业持续走强,因此进口茶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对中国茶叶内销市场造成实质性影响。
(九)内销市场需关注的情况
首先是“去产能”任务艰巨,产大于销的局面急需调整;其次是“去库存”不容小觑,黑茶的快速增长多为市场存量;第三是城乡市场开发不均衡,特别是非产茶区的二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在消费需求与供给方面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第四是国内人口红利即将消失所带来的隐忧。(作者:梅宇 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