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
皮日休,晚唐著名文学家,精通茶事,善写茶诗,他自制了一套精美的“袭美茶具”,写过《茶中杂咏》,为今人了解唐代茶园、茶舍、茶农、茶具以及茶业的种植、焙制、烹饮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李清照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都是茶道中人,他们旅居青州时常以茶为戏:“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李清照夫妇在饭后间隙,一边饮茶,一边记忆学习,此乃“饮茶助学”也。
张岱
张岱,明末人,曾戏谑地自称“茶淫枯虐”。在他的家乡山阴有一种茶,叫“日铸雪芽”,宋代时曾被选为贡品,但到了明代却已没落。
张岱联合他人,对其改用另一名茶松萝茶的制法并加入茉莉炒制,提升了雪芽的品质。经过张岱的改造,此茶名声大噪,并更名为“兰雪茶”。不久后,兰雪茶重新雄踞江南第一名茶的宝座。
乾隆
乾隆曾六下江南,微服私访的同时也饮遍了江南的名茶。六下江南五次为西湖龙井作诗,龙井之所以能够脱俗扬名,还拜这位皇帝的御赐。
乾隆一生嗜茶,到了晚年,更是到了病茶的地步。85岁高龄时,乾隆欲隐退让位,有大臣劝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回曰:“君不可一日无茶也!”
蒲松龄
蒲松龄久居乡间,知识渊博,他自制了由桑叶、菊花、枇杷叶和蜂蜜组成的菊桑茶,具有补肾、抗衰老的药效。
他在家乡设了一个茅草茶庭,为过往行人义务供茶,饮茶者不需付茶钱,只需口传故事和传说。这些用茶换来的故事,后来成为《聊斋志异》中490多篇文言体小说的素材来源。
汪士慎
“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是“八怪”中与茶结缘最深的一位。黄山的云雾名茶培育了他从小对茶的嗜好,他一生品茶无数,对各种茶叶的形状和味道了如指掌,闭着眼睛品茶都能说出茶叶的产地,甚至是几时采摘的茶叶。
这位艺术天才还称得上是“茶癖茶仙”,他用来煮茶的水只取三种,分别是山泉、雪水和花须水。他从不喝泡茶,而是用专门的茶具煎茶。(资料来源:茶业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