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文化进社区——茶香
下一主题:收藏茶的真正价值是什
砖茶:最简单的发酵载体
砖茶又称青砖茶、蒸压茶,顾名思义,就是外形像砖一样的茶叶,它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茶砖出现于光绪年间,很多产茶地开始制作砖茶。其压制法极为简单,一般都是人工压制。从光绪四年(1878年)以后,晋商们在砖茶的制作中逐渐采用了水力压机和蒸汽机加工砖茶。这种制造砖茶方法简单有效便于操作。可以说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最早在我国出现。
云南砖茶一般以老叶和三叶以下的粗茶为原料,经蒸制放入砖形模具加工压制而成,重量多为每块100克、250克、500克、1000克或2000克。
砖茶的这种物理形态,只是便于运输上的考虑,但作为后发酵,相比团、饼、沱则逊色不少。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喜圆形、忌直角的原因。这也是普洱茶知名产品中鲜有砖茶品种的原因。
就砖茶而言,1000克以上的砖茶后发酵要好一点,因这种重量的砖茶能够保证一定的厚度,厌氧菌还能发生一些作用。但转化仍然较慢,除非人为干预,对温度与湿度的科学调节,才能达到好的转化效果。低重量的则转化效果更低。
因此,我们只能说砖茶的这种紧压形态是一种后发酵载体,但又是最简单的一种发酵模式。(注:本文内容转载自《普洱》杂志公众号 《紧压之谜——沱茶与砖茶的发酵载体》一文,有删改,作者: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