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区设计完全体现一个“人”字,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靠人来传承下去,人是主体,也是主题,因此在现场展示的所有项目都由人来演示。
在雅安展区集中观看后,参观学习组就前往各自感兴趣的展馆参观、学习。在各个展区,看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多样的展示平台,省级传承人甘玉祥深感传承南路边茶(雅安藏茶)传统制作技艺的责任重大,方式还需创新。
用好“非遗”金字招牌
上午结束参观之后,参观学习人员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市文新广局相关负责人通报了日前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一行来雅考察南路边茶(雅安藏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开发之后,提出的指导性意见。
针对意见中的保持南路边茶(雅安藏茶)传统核心技艺,参观学习组成员认为,每家藏茶企业的制作技艺都各有特点,在保持自身特点的情况下,要对南路边茶(雅安藏茶)传统核心技艺进行统一,科学地传承下去。
在南路边茶(雅安藏茶)传统技艺中,发酵是一道极为关键的工序,对茶叶的品质与风味起着关键性作用。而藏茶的发酵有三个关键性因素,时间、温度和湿度,雅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气候造就了特殊的温度和湿 度,也成就了南路边茶(雅安藏茶)特殊的品质。
参观学习组成员认为,南路边茶(雅安藏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雅安的一项金字招牌,各家藏茶企业需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将其发扬光大。
当前,我市藏茶企业在南路边茶(雅安藏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上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仍有诸多不足。
会议要求“十二五”时期,国家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雅安藏茶企业要借此机遇,用好“非遗”这块金字招牌,按照文化部非遗司考察组一行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做好传承、发展与保护工作,将展示平台做得更加专业,将南路边茶(雅安藏茶)的技艺、功效进一步科学整理,齐心协,争取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基地争取下来,让南路边茶(雅安藏茶)产业走得更好、更远。记者 夏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