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赵李桥黑茶征文作品:
下一主题:赵李桥黑茶征文作品:
女儿娜仁花在这样的家庭长大,自然也有了喝奶茶的习惯。几年前考上大学到北京读书后,喝不到奶茶好生不习惯。从第二学期开始,女儿上学走时,都要带上各式各样的奶食品,装上一包弄碎的砖茶或小块包装的川牌青砖茶,因为女儿试着在北京的超市里买砖茶,但没能买到。女儿宿舍四位同学来自天南地北,每当开学初都会带去各自家乡的特色小吃。女儿便给舍友们敖奶茶,配制奶食品,大家都嚷嚷着说好喝、给力,以至于经常吵着说喝上瘾了,让女儿给敖茶,女儿也乐得为人民服务。闺中密友薛田曾喝着奶茶调侃说:“娜仁花同学能把这么好的民族食品从草原引到北京来,让奶茶飘香首都,是对我国餐饮业的一大贡献……”
或许是童年时代喝砖茶的情结,我对带着淡淡苦味儿却香气扑鼻的砖茶却情有独钟。每当妻子敖茶时,敖出砖茶水来,我总是要喝上一两杯,品味童年时代的依稀岁月。这么多年,喝着川牌青砖茶长大,以至让我认为,砖茶只有这么一个品牌。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赤峰市茶叶公司总经理梁忠才知道,砖茶有十几个品牌,但多年来赤峰人只认川牌青砖茶,平均每年销售三四百吨,多时达500多吨,形成独有的“赤峰现象”。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草原人喝茶的锅不断更迭,锅里的食品日趋丰富。但不变的是赵李桥对大草原的深情厚义,是草原人对川牌青砖茶的不了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