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中茶普洱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11-06-29 浏览 11947 次
都印有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昆明茶厂出品的字样。

    

记者以客商考察的名义进入云南中茶下属的昆明茶厂参观。在参观车间时,进一步印证了坊间的议论。

下面是记者与该厂生产部门一位管理人员的对话:

记者:你们的茶叶好卖么?

  茶厂:现在供不应求,我们生产都跟不上。

  记者:我怎么才能做中茶牌呢?

  茶厂:那得跟我们总经理直接谈,我们管不了。

  记者:难么?

  茶厂:不难,技术也简单。

  记者:要用你们的品牌,什么价钱?

  茶厂:还是得和总经理直接谈。

  记者:假如我们花了钱,全套的防伪标志,QS认证,你们都能够提供么?

  茶厂:那当然,没问题的。

  记者:你们负责原料供货么?

  茶厂:我们不管,你们自己找原料。

贴牌生产由来久远

    

这种生产模式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在计划经济年代委托加工原本是中茶公司的运作模式,即把产品委托给指定的茶厂生产,然后贴上中茶牌号销售。

    

今天在中茶公司的网站上也并不讳言这一点,并且宣称打造中国茶叶行业头号品牌运营商的步伐正在加快。网站公告称,2007 年国际茶业大会暨博览会上,中茶公司正式授权湖南省三利进出口有限公司使用其中茶牌商标生产、销售湖南黑茶产品。中茶公司走上了加盟连锁经营的道路,目前有一百多家连锁特许经营商。网站还介绍说:中茶公司希望通过品牌授权使用的方式进一步擦亮中茶牌这块已有 56年历史的金字招牌,提高中茶牌的市场占有率。

    

这种生产方式在计划经济年代问题并不大。当时产量不高,茶叶的采购价和销售价都由国家确定,茶叶的采购价本身就非常低,没有人会考虑往茶叶里掺假,因此品质比较有保证。但今天的情况已经迥然有别。相比20 年前,毛茶的价格翻了数百倍,掺假的驱动力是巨大的。于是大量烘青和外地非大叶种茶叶混入普洱茶市场。

    

不难判断,贴牌代工方式如果不和严格的质量把关结合起来,问题就会非常严重。据了解,迄今为止,中茶公司转让商标使用权的价格和程序并不透明,对于再转让也没有什么实际的限制措施,几乎难以保证产品品质。特别是在外地加工的茶却注明昆明茶厂出品,就明显是在欺骗消费者了。这难免不让人怀疑:中茶公司管理层有没有利用中茶品牌这一国有资产做其他的文章呢?

究竟谁在恶搞中茶牌?

    

如今,很多茶叶生产商都在不同场合表示对中茶牌的不满,报怨中茶公司搅乱了市场。目前参与中茶牌普洱茶生产的厂家很多,占了普洱茶产业的半壁江山。如果这个品牌真的跨了,无论对普洱茶收藏者,还是茶叶市场,震撼将是巨大的。

    

中茶公司目前对媒体极力回避。公司总经理贾鹏的电话无人接听,公司市场部经理王红云的手机也始终联系不上。然而就在今年一月,中茶公司还非常高调地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的采访。业内人士多半认为这是一期软广告节目,宣传了普洱茶价格飙升的神话。在节目中,中土畜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总经理贾鹏谈到了他们的扩张模式:因为我们没有条件在每一个城市自己去投资租场地、投资、雇人,完全得凭借所有个人的资源去做这个事情,所以我必须调动社会资源。我现在的整个计划是,明年在所有省会城市和主要城市全部铺开。现在我们提出来,铺天盖地、全面铺开。有趣的是,这位总经理在同一节目中还表示:竞争压力很大。我觉得,竞争压力大了是因为一部分市场份额被一些劣质的、假冒的产品占有、占据了。这是我们的压力。

    

随着业内对中茶公司的批评声浪越来越高,中茶已经开始有危机公关的动作。最近在中茶公司网站上发布了打假声明:我公司郑重声明,凡发现销售假冒中茶产品的加盟商,一经查实,将立即无条件终止加盟合约。对其他经营假冒产品的公司或个人,我司也将依法追究有关法律责任。网站还宣称, 6月 16日和 17 日,中茶公司将在深圳世界之窗举行大型活动中茶普洱之夜来宣传他们的品牌。

    

尽管信誓旦旦,人们仍禁不住猜测:当他们遇到真的假普洱时,打假的板子最后会落到谁的屁股上?

原文地址:http://q.blog.sina.com.cn/puer100/blogfile/6e7b81230100o5id&&dpc=1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