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勐混古茶树资源普查的情况
勐混镇位于县境中部、昆洛公路干线,坝区半山区兼半,总面积329平方公里,其中坝子面积81000亩,耕地59613亩。全镇辖8个村委会,81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傣、哈尼、拉祜等16个民族,总人口30053人;粮食、甘蔗、茶叶是全镇的主要作物,其中茶叶面积19264亩,总产量672.5吨。
1、勐混镇古茶树资源概况
勐混镇古茶树、古茶园资源丰富,分布于2个村委会7个寨,有树龄百年以上的栽培型的古茶园面积8010亩,均为普洱茶种。具体分布区域为贺开村委会曼迈、曼弄老、曼弄新、广岗、曼囡、班盆村民小组和曼蚌村委会的广别村民小组(见勐混古茶资源表)。
勐混古茶资源表
村委会名 村名 古茶类型 茶园面积
(亩) 全年单产
(公斤) 全年总产
(公斤)
贺开 曼迈 栽培 4200 30 126
贺开 曼弄新 栽培 1690 30 50.7
贺开 曼弄老 栽培 1350 30 40.5
贺开 广岗 栽培 450 10 4.5
贺开 曼囡 栽培 60 12 0.72
贺开 班盆 栽培 90 12 1.08
曼蚌 广别老寨 栽培 170 12 2.04
合计 8010 225.54
古茶园分布在海拔1600—1700米的山坡地带,树型乔木或小乔木,披张,有2米多高,枝干灰白。干围平均在0.2—2.12米之间,树幅1.1×0.77米—7.3×6.55米之间,叶脉对数8—15对,叶片长×宽在12.4×5.2CM—21.2×6.2CM之间。叶片椭圆形,叶面隆起,叶身背弓或内折,叶质软,叶色黄绿,叶尖渐尖或尾尖,叶基楔形,为普洱茶种(C.assamica)。品种来源不祥,据村民80多岁的老人讲,小时候茶树就有现在这么粗了,前两代人曾到南糯山背茶籽来补种。其中,在曼弄新、老寨交界处散生着10多株大茶树,最大的一株树高3.8米,树幅7.3×6.55米,基部围粗2.12米,自基部0.55米处有5叉分枝,树龄约800年。发芽密,芽叶色泽黄绿,茸毛多,平均一芽三叶长5.6CM,春茶开采期是3月中旬。
曼蚌村广别老寨,海拔1590米的箐沟边散生着几十株高大的大茶树。据主人先六说最早听说这片茶园是从老班章和格朗和引入茶籽栽种的,与贺开群体古茶树不同处是茶树更高(有2人多高),叶片特大,节间特长,叶尖急尖。最高一株有9米,基部围1.25米,自基部0.45米处有2叉分枝,叶片长×宽在18.0×6.5CM。
2、古茶园基本情况
曼迈、曼弄老、曼弄新村古茶园
三个寨都是拉祜族寨,260户1500余人,人均收入约1000元,经济来源以茶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