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黑茶:赵李桥茶厂大事记
发布时间 2011-07-07 浏览 8932 次
1368年,元代末年,羊楼洞茶园漫山遍野,年产万担,远销中东及南亚。该镇以雷、刘、贺、陈、邱、饶六大家庭率先以茶园兴办茶庄。设有专门试制加工茶叶的作坊,开始讲究茶质品味传统制作工艺。

4、明代中叶,以竹筒和竹篾辅助加工的圆柱状紧茶—“帽合茶”诞生,成就了今天青砖茶的雏形。

5、1697年,清康熙年间,新疆与汉蒙茶道商贸活跃,引来西洋人常在羊楼洞租店铺、学茶艺、谈生意、办茶厂,朝廷均以许可。鼎盛时期,该镇人口4万,茶庄48家,茶铺商店200余户,三街一巷过千米,热闹非凡。

6、1833年,清道光年间,沙皇政府派茶商和园林专家,从羊楼洞松峰山上连根含土取走万余棵茶苗,不顾路遥艰难运至格鲁吉亚精心培植。

7、1844年,鸦片战争结束后,英、俄、日等国列强商人进入羊楼洞占地盘,争茶庄,办厂雇员,仿制当地传统工艺制茶,垄断经营。

8、1861年,清咸丰年间,羊楼洞开始大量生产砖茶。制茶技术的改进,使羊楼洞砖茶加工贸易进入鼎盛时期,大量外商云集,其中晋商为主流。羊楼洞古镇先后建起五条街道,计二百余茶庄,人口4~5万,时称“小汉口”。 压有“川”字标记的砖茶在西北开始畅销,甚至与西北最大字号“大盛魁”结成产销联盟,年销往西北砖茶可达30万担以上。

9、 1863年,俄国凭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清朝廷调停有功而受到特殊待遇,为了摆脱晋商长期以来对其茶叶的垄断,俄商李特维诺夫直接来华投资,在羊楼洞兴办了“顺丰砖茶厂”,开创了中国近代第一工厂。

10、1891年,清光绪年间,沙皇太子来中国“游历”,闻讯有俄商委托刘家人在羊楼洞开办了“阜昌茶厂”,遂亲临视察,使羊楼洞名声大增,仅阜昌厂当年员工增至589人,年产茶高达3万箱,获利年收入12万洋元,促动其它外商仿效。

11、20世纪初,羊楼洞的晋商“聚兴顺”将牌坊图案印于砖茶之上,用作产品标识,“牌坊”商号诞生。

12、1893年,清政府派遣刘峻周赴俄国种茶,临行,从羊楼洞运走十万棵茶苗至俄国格鲁吉亚种植成功。

13、1909年3月15日《申报》载:“振利茶砖总公司在内地湖北羊楼洞资本额69万9千元,经营性质商,创办人万国梁”。另还有山西人在羊楼洞创办茶厂40余家,广东人办茶厂20余家,吸引了一批通城人迁居羊楼洞繁衍生息。

14、1910年6月21日,湖北省高等农学堂教务长、茶叶专家刘泰成,令日籍教习,美太清彦率该校毕业生扬德荣等12人到羊楼洞考察学习制茶技术,编写茶农教案。

15、俄国十月革命后,俄商通过与旅蒙、俄大商号“大盛魁”合作,从德国购来一台旧火车头运至鄂南作为动力机器经改造压制茶砖用。从此,羊楼洞的砖茶加工由手工作坊式变成了半机械化。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工业革命, “火车头”图案被压印在砖茶表面上,“火车头”商号诞生。

16、1914年,粤汉铁路局武汉机务段段长饶先阶运来1台无线电报机,在羊楼洞首创开设了电报业务,羊楼洞对外茶叶贸易率先进入电子信息化服务。

17、1920年,武昌至羊楼洞的长途电话线架通,首个受益者是山西在羊楼洞的“长盛川”茶庄老板仲山先生。

18、1938年2月7日,日军进犯羊楼洞沦陷。同年11月中旬,日军实行清剿,烧毁羊楼洞观音口湾上沿港两旁房屋上千间,拆毁栗树咀茶坊街的全部房屋。

19、1943年2月13日,《武汉晚报》载:日军派日商缨井操、西山哲二人到羊楼洞监督,将国人韩弼臣、王致中两老板创办的著名大茶庄“聚义顺”、“义兴”强令更名为中日合资的“武汉制茶株式会社”下属第一厂、第二厂,侵我民族资本。

20、1945年8月15日,日军无条件投降,民国政府派大员贺发清来羊楼洞办理接管日伪资产。羊楼洞成为军事、经贸、文化为一体的湘、鄂、赣边区重镇。

二、与新中国同步六十年

1、1949年7月中旬,中南军政委员会派遣军事代表金济川率员接收国民党湖北民生茶叶公司鄂南茶厂。7月底,国民党余部八十余人武装突袭,军事代表及接收人员撤回汉口。10月初,刘希鹤奉命率原接收人员返羊楼洞,同时对国民党湖北省银行复兴茶厂、民族资本义兴茶行、聚兴顺茶行进行接收,成立“中国茶业公司羊楼洞砖茶厂”,行政隶属中国茶业公司中南区公司。首任厂长刘希鹤。同年底,刘希鹤奉命调往江西,杜杰接任为第二任厂长。“川”牌、火车头牌、牌坊牌商标开始独家占有使用。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