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普洱茶的法定等级可以让普洱茶走向国际市场,形成国际性的消费新格局。
D)普洱茶的法定等级可以建立法制化的普洱茶市场, 这对防止乱炒作和泡沫经济意义重大。
5.1.3区域旅游合作(借鸡下蛋)战略
在经济区域化背景下,景迈山的旅游发展的确有被西双版纳旅游屏蔽的现象,但矛盾总是有弊有利的两个方面。客观的分析, 旅游屏蔽还是有限的。解除屏蔽要从如下几方面开始做起。首先要把景迈山开发成一个在云南省的精品旅游景区,并发展成为和西双版纳旅游线资源互补的景区。景迈山旅游景区相对靠近景洪,旅游资源完全可以为西双版纳的旅游增色互补, 形成云南二次创业的一个合作区域,这对提升滇西南的区域旅游竞争力都是重要的一笔。其二要加快澜沧至景迈山、景迈山至澜沧的高等级公路建设,也有必要把未来的普洱机场靠近澜沧方向选址建设,形成普洱-景迈山(包括绿三角)- 西双版纳-普洱的两个机场一条高等级公路组合的区域旅游交通环线。其三要做出一个让航空公司、旅行社和导游在参与景迈山旅游活动中有收益的产业。景迈山茶在向游客销售中就要形成这种收益的产业。普洱茶源圣地、普洱茶法定等级的制定是确保景迈山茶物有所值销售,并形成这种旅游收益的产业链核心。景迈要在滇西南区域旅游圈中肩负起这种收益的部分,参与者多了自然游客也会多,这是一种磁吸效应。
通过滇西南区域旅游合作,把所有前往西双版纳旅游的游客都吸引来景迈山,实现在景迈山停留一天的景迈山旅游初级观光目标。
5.1.3产业支持战略
景迈山新农村的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景迈山必须依托区域合作和普洱茶产业,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业和普洱茶三大产业。
5.2三大产业
5.2.1 旅游产业
景迈处在中国西南温带旅游圈和东南亚热带国际旅游圈交汇区,旅游资源存在着较大的互补性,具有圣地、文化、生态、科考、艺术、康体等旅游价值和特征, 是观光和度假旅游的理想之地。整合景迈一流旅游资源。
5.2.2 服务产业
景迈服务业要以惠民旅游服务业区基础,加快宾馆会馆、酒吧茶吧、餐饮大排档及现代娱乐四大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景迈一流服务平台。
5.2.3 普洱茶产业
推行普洱茶法定等级的制定, 以打造典型产区普洱茶和法定产区普洱茶为主,条件许可时发展少量的保证法定产区普洱茶。建设把景迈一流普洱茶的法定品牌。
5.3三大产业空间布局
景迈山产业实施采取"旅游牵头、茶业带动、服务滚动、循序渐进"。按照"产业节约化、用地集中化"原则,服务业和茶制作要相对集中建设、形成规模、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保护环境。服务业集中在惠民214国道及东侧布置, 茶制作业集中在景迈山环境协调区布置,旅游以景迈山整体为对象来包装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