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山产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2011-07-09 浏览 6206 次
洱茶,都要符合规定,按照规范行事。

其四、保证法定产区普洱茶(B.F.D.C):这是对法定产区普洱茶的补充,以保证优质的法定产区普洱茶的可靠性。它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的生产者自愿地使其生产的普洱茶受到更严格的管理标准。已批准为保证法定产区茶,在瓶子上将带有政府的质量印记。保证法定产区茶是普洱茶的最高级别,无论在茶产地、茶品种、采摘、酿造、陈年的时间方式等方面都有严格管制,甚至对茶树的树龄做出规定,而且要由专人抽查和试饮。

普洱茶因普洱得名, 普洱茶的法定等级这一重大事件必须在普洱市启动。景迈山是普洱茶圣地,又具有顶级的茶源基地、典型的茶型茶品种 (古茶园和台地茶园) ,是推行制定普洱茶法定等级的理想之地。

5.1.2普洱茶的法定等级制定的必要性:

A)普洱茶的法定等级可解决普洱茶产品种类纷繁缭乱, 真假难辨的乱象。

B)普洱茶的法定等级可以树立真正的普洱茶品牌, 把消费者从盲目性消费中带回理性消费。理性消费是市场信任的基础。这对增强消费信任,稳定和繁荣普洱茶消费市场意义重大。

C)普洱茶的法定等级可以让普洱茶走向国际市场,形成国际性的消费新格局。

D)普洱茶的法定等级可以建立法制化的普洱茶市场, 这对防止乱炒作和泡沫经济意义重大。

5.1.3区域旅游合作(借鸡下蛋)战略

在经济区域化背景下,景迈山的旅游发展的确有被西双版纳旅游屏蔽的现象,但矛盾总是有弊有利的两个方面。客观的分析, 旅游屏蔽还是有限的。解除屏蔽要从如下几方面开始做起。首先要把景迈山开发成一个在云南省的精品旅游景区,并发展成为和西双版纳旅游线资源互补的景区。景迈山旅游景区相对靠近景洪,旅游资源完全可以为西双版纳的旅游增色互补, 形成云南二次创业的一个合作区域,这对提升滇西南的区域旅游竞争力都是重要的一笔。其二要加快澜沧至景迈山、景迈山至澜沧的高等级公路建设,也有必要把未来的普洱机场靠近澜沧方向选址建设,形成普洱-景迈山(包括绿三角)- 西双版纳-普洱的两个机场一条高等级公路组合的区域旅游交通环线。其三要做出一个让航空公司、旅行社和导游在参与景迈山旅游活动中有收益的产业。景迈山茶在向游客销售中就要形成这种收益的产业。普洱茶源圣地、普洱茶法定等级的制定是确保景迈山茶物有所值销售,并形成这种旅游收益的产业链核心。景迈要在滇西南区域旅游圈中肩负起这种收益的部分,参与者多了自然游客也会多,这是一种磁吸效应。

通过滇西南区域旅游合作,把所有前往西双版纳旅游的游客都吸引来景迈山,实现在景迈山停留一天的景迈山旅游初级观光目标。

5.1.3产业支持战略

景迈山新农村的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景迈山必须依托区域合作和普洱茶产业,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业和普洱茶三大产业。

5.2三大产业

5.2.1 旅游产业

景迈处在中国西南温带旅游圈和东南亚热带国际旅游圈交汇区,旅游资源存在着较大的互补性,具有圣地、文化、生态、科考、艺术、康体等旅游价值和特征, 是观光和度假旅游的理想之地。整合景迈一流旅游资源。

5.2.2 服务产业

景迈服务业要以惠民旅游服务业区基础,加快宾馆会馆、酒吧茶吧、餐饮大排档及现代娱乐四大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景迈一流服务平台。

5.2.3 普洱茶产业

推行普洱茶法定等级的制定, 以打造典型产区普洱茶和法定产区普洱茶为主,条件许可时发展少量的保证法定产区普洱茶。建设把景迈一流普洱茶的法定品牌。

5.3三大产业空间布局

景迈山产业实施采取"旅游牵头、茶业带动、服务滚动、循序渐进"。按照"产业节约化、用地集中化"原则,服务业和茶制作要相对集中建设、形成规模、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保护环境。服务业集中在惠民214国道及东侧布置, 茶制作业集中在景迈山环境协调区布置,旅游以景迈山整体为对象来包装开发建设。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