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捡漏的喜悦,也有错买的懊悔
搞紫砂收藏这么多年,李长平酸甜苦辣一箩筐,既有捡漏的喜悦,也有错买的懊悔。不过,最拿得出手的一件藏品还是邵大亨清中期道光年间的仿鼓壶。邵大亨是中国紫砂历史上最有名的紫砂艺人之一、近代紫砂泰斗顾景舟最崇拜之人。顾景舟在世曾说过,临摹邵大亨紫砂作品才有今天的成就。李长平说,目前圈内公认存世的邵大亨所制紫砂壶不超过10个。该件紫砂壶外形完整,里面穿线,有少许裂纹,属于残器。2007年,李长平到了宜兴丁山,看到了一位商人手中有这把好壶,要价20万元。最后,李长平软磨硬泡,花了18万元购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大弟子徐汉棠,为了一睹邵大亨仿鼓紫砂壶真容,曾带着大儿子徐达明和紫砂名家吴鸣千里迢迢赶到杭州来欣赏。
谈及大亨壶,李长平说,这不能不提收藏的另一件敏感的事情,即紫砂壶的价值与价格。在他看来,有些紫砂的价值不能用价格来衡量。这么些年收藏紫砂壶下来,李长平也未出售过一件手中的藏品。去年5月底李长平花19万元买了一件清末紫砂艺人范鼎甫制作的大梅桩紫砂器,这件大梅桩紫砂器原在无锡文物公司,2007年元旦李长平知道它时,标价为10万元,原本答应打七折,可是店家最后反悔,李长平最后一赌气不买了。去年5月去看时标价已经上调到28万元,最后以19万元的价格买了下来,多付了10万元。
晒宝掌柜在李长平的收藏柜看到,这件大梅桩高64厘米,体积大、气势足,器物基本完整,这种体型不规则的紫砂雕塑巨器,制作、烧成的难度很大,要求极高,成品率低,且不易保存。据史料记载,大梅桩作者范鼎甫是范大生的师傅,擅长紫砂雕塑,他的作品在国际上获得过大奖,但范鼎甫的传器却极为稀少,此件藏品可弥补历史空白。
近千件的紫砂藏品,无法一一道来。不过,本月24日,在省博物馆,将有一场“紫砂印象”浙江民间紫砂精品特展,展出省内包括李长平等一批收藏名家的紫砂精品,紫砂爱好者不妨前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