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安吉白茶的冲泡
下一主题:安吉白茶的人文历史
⑷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着重对其特异性状表现与温度间的关系,以及安吉白茶两大特异性状形成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研究证明,安吉白茶是一个温度敏感的自然突变体,其白化性状得到表现的必要条件为芽萌发时的环境平均温度不高于20℃;而白化后复绿的启动温度约在16~18℃之间,在田间表现为日均气温需稳定通过15℃达10天。该结果为确定安吉白茶的适宜推广区域确立了理论依据。并阐明了安吉白茶叶片白化的直接原因为叶绿体膜结构发育遭遇障碍,色素蛋白复合体消失,叶绿素合成受到阻滞,叶绿体退化解体。而伴随叶绿体结构的异常变化,出现蛋白水解酶活性升高,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是安吉白茶特有品质性状的主要成因。
⑸本项目研究,使对安吉白茶变异体的认识提高到了理论高度,为这一珍稀资源的开发 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安吉白茶资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抢救与保护,成功地挽救了这一濒临绝种的宝贵资源。
经专家鉴定,在白茶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吉县农业局、潮州市农业局、安吉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李素芳、刘益民、林盛有、程雅谷、成浩、滕传英 、晏静、陈明、杨美红、陈龙安、虞富莲等
获奖(审、认定)情况:1999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