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标准引发争议
另据业界反映,茶叶的质量安全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茶叶卫生安全有国家标准,部分地方也有自己的标准,而国家标准的制定部门包括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标准比较混乱。另据了解,业界对于新标的个别检测项目也提出质疑,尤其是稀土标准。
安溪茶技术推广站杨站长告诉记者,国际上并不存在茶叶的稀土标准,但是国内该标准一直存在。她认为,稀土元素的适量摄取对人体是有好处的,只是这个值目前还没有科学界定。八马茶业副总经理林荣溪表示,曾经有很多的专家学者呼吁取消稀土标准,因为对于闽南地区而言,土壤中的稀土元素含量本身就很高,这个稀土标准值与行业情况相脱节。“稀土标准对于行业来说存在不合理性,呼吁进行科学论证。”林荣溪说。
铁观音上“健康锁”
在铁观音发源地安溪,茶叶的农药残留一直是困扰当地行业管理者的老大难问题。由于不少茶农仍然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盲目施药,导致茶叶品质下降的情况时有发生。长期以来,安溪铁观音产业一直非常重视茶叶质量安全工作,特别是去年以来,安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茶叶质量追溯从局域性追溯、环节性追溯向全程追溯、全面追溯转变,致力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全程保障体系。
日前,由福建省农科院与安溪县政府联合研发的“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正式启动实施。这个平台实现了农资经营单位管理、农资准入申报审批、农资流通报备与追踪、农资稽查等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的功能。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安溪县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的运行,今后该县境内每一个茶农、每一片茶园使用的农药、肥料情况,都将有一本可追查的“明白账”。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刘波的话说,这等于给铁观音上了一把“健康锁”。
目前“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已经在安溪运行,并将在4月底前向20万茶农进行推广。另外,安溪方面今后还打算将“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与茶叶标准化生产追溯系统相结合,对安溪铁观音进行全方位监管,确保消费者喝下去的每一泡铁观音都是安全、健康的。 早报记者 杨莹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