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一茶一坐的培训地图
下一主题:“五统”模式打造黄鹤
“尽管都匀毛尖的遭遇是一个个案,但却暴露出了贵州茶产业发展的隐忧。”叶韬一语破的。
路在何方
据了解,贵州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既有都匀毛尖、湄潭苔茶、贵定云雾茶、黔北大茶树等地方良种,又有选育的和引进的一批优良品种,绝大多数为生产名优绿茶的中小叶种,也有生产红茶类的大叶型品种。这些茶滋味、品质、香气兼优,在国内茶叶市场享有“茶味精”之称。
尽管如此,内在品质一流的黔茶因品牌包装和营销整合缺失,导致价位始终上不去,仍未摆脱贴牌被殖民的困局,黔茶出山之路仍显崎岖。有专家分析,是规模小、经营分散,无序竞争、出口受阻,体制不顺、经营管理落后,产业化程度不高等原因拖了黔茶的后腿,尽快打破黔茶小、散、乱格局已势在必行。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对加快全省茶产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的战略性决策和部署,出台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将茶产业作为全省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依托“都匀毛尖”品牌,把黔茶做大做强。当年,贵州省级财政明确3000万元茶产业专项资金,规划建设5大优势茶产业优势带,着力打造500万亩生态茶园,把贵州建成中国高品质绿茶的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重要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