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毛峰茶制作技术
下一主题:岳阳君山银针两种做法
进入宾客室,茶几上置放一个精美的玻璃杯,倒入一包银针茶叶,服务小姐提来一壶滚开的开水,高高地冲入玻璃杯,而后把杯盖盖严。少顷,奇迹出现了!起初,芽叶缓缓舒展,冲向水面悬挂,继而徐徐下降,一升一降,反复有三,最后茶叶簇立杯底,其形态真如主人形容的那样:文人说它像春笋出土,军人讲它似刀枪林立,艺术家赞之更神,恰如菊花盛开,真是“茶叶奇观”!我被这奇景惊呆了,急欲品尝一口,但又担心破坏这美奇的造境。几经犹豫,终于经不起它的诱惑和撩拔,揭开杯盖就喝将起来。哦,真是香气清纯,滋味甘醇。人云慕名来游君山,品茗齿颊留香,这丝毫没有夸张。
“银针茶泡法有程序,若不得法,就没有杯中奇观了,”为此,主人讲了一个小趣事。当年毛泽东主席在世时,湖南省委负责人到北京开会,给他老人家带点君山银针,并且当面介绍了“杯中奇观”的趣事。毛主席很感兴趣地听完了介绍后说,“好啊,我们就试试看。”主席提起热水瓶为自己泡了一杯。可是,等了半天,既没有“三上三下”现象,也没有看到“群笋出土”奇观,搞得那领导十分尴尬。这位领导回湖南后,把岳阳同志埋怨了一顿。岳阳的同志一时莫明其妙,当问清当时泡茶情况后才放心,原来是泡茶不得要领。于是就把泡茶必须用滚开水的要求又对那位领导重点讲了一遍。后来,那位同志又到北京,重新把泡茶的诀窍对主席讲了,并当场实验,结果杯中奇观果然出现了。主席哈哈大笑,风趣地对这位同志说:“喔,你这次算是取到了真经。”那杯清亮清香的银针茶,主席不仅高兴地一饮而尽,而且还把茶叶都吃得片叶不留。
回眸过去,银针茶的故事,着实娓娓动听,饮茶有奇观,又是难得的茶文化享受。我们边品边谈,喝得酣畅淋漓,齿颊留芳,仿佛觉得它的茶香似乎与那些美妙的典故一起涌向了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