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品牌的6大黑洞
下一主题:中国品牌战略30年升
近年来,印江围绕铜仁地委、行署的安排部署,立足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茶产业,使之成为继烤烟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以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2008年8月,该县组织68人深入各乡镇,调查清理全县宜茶土地资源,组织技术人员编制了2008至2015年30万亩茶园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
据分管副县长何支刚介绍,从2008年开始,印江以“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为主的发展模式,稳步发展高标准茶园,到2010年,全县将发展茶园面积15万亩,2015年达30万亩,逐步形成以永义、洋溪、杨柳、缠溪、罗场、新业、木黄、合水、朗溪等9个乡镇组成的东南部梵净山旅游生态观光茶产业带;以新寨、峨岭、中坝、杉树、板溪、天堂、沙子坡、刀坝等8个乡镇组成的西北部优质绿茶产业带,着力打造一批茶叶万亩乡镇和专业村。
为实现这一目标,印江自治县制订了发展茶叶产业的工作意见,依托老茶园和龙头企业带动,组织农户家家种茶,合理布局,使之连片,以合作经济组织形式,扩大老茶区的种植规模。其次是能人大户和干部带动,合理进行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同时,依靠科技,壮大人才队伍,保障茶业可持续发展。一边主动与茶叶科研所及相关大专院校合作,聘请有关专家教授作生产顾问,一边派技术人员前往培训。并要求各乡镇负责人要有一半以上懂茶叶种植和管理技术,农业系统的干部职工要人人懂茶,并把这项技术作为中、高级职称升报的硬性指标。该县还在茶农中开办了茶叶专业课程,为茶叶产业发展培养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