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所提及的茶性易染雜味:雜味,是指非茶品本身應有的香味或口感,不再是「熟餅茶香」與「青餅茶香」之分別,而是「舊/老青餅」與「新青餅」茶香之不同。對「舊/老青餅」來說,那股新茶青味也算得上是雜味。道理不難理解,其實,只要是香型不同的普洱茶,都該小心分別地存放。圖A0051就清楚地說明了浮雲的處理手法,「八八青餅」和一九八零年代的「八五八二」是截然兩種不同的香型舊七子餅,因此,它們都需要用無味的透明膠袋封好,以免茶味互相雜染。
【舊茶成熟了嗎?仍需要陳化嗎?】 新青餅,故然要陳化。大家努力存茶,都是為了存出「舊茶/老茶」來。但如果青餅茶已經到了成熟時期(例如:印級茶、舊七子餅茶),無須再進一步陳化;那麼茶友是否應該要想一想,應否把茶味停住在這一刻?就有如大家都會努力地為鐵觀音茶保鮮一樣,希望它不要走味,使滋味下降。
因此,收藏家們很少會讓印級茶再大量地接觸空氣,目的就是要把它們的顛峰狀態保存。
最後,浮雲回答這位讀者的問題,就需要再細分為二條問題:「這些1990年代茶餅,還需要陳化嗎?還是已經很好喝了?」
如果這些1990年代茶餅還需要多幾年、甚至十幾年的陳化時間空間,那麼,就要按照儲存青餅茶的手法,讓它有適度的「存茶五要」環境,繼續陳化下去;
如果這些1990年代茶餅(或許因為有入倉的原故),已經到達了適飲期,那還存放它來幹甚麼?當然是要把它整餅拆散,用茶罐把茶香茶韻重新凝聚,然後在思念它的時候,不要客氣,把它拿出來泡!買茶,就是為了泡茶和喝茶的一刻。因此,這種已經到達適飲口味的茶餅,就要稍為封存,不要讓它的香味茶韻,變得渙散。
2008年9月30日書以中文
浮雲(中國香港)
原文地址:http://www.cloudsteacollection.com/html/weblog/webl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