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如何从茶叶大国转化成茶叶强国
发布时间 2011-07-27 浏览 9086 次
别是中小企业。

  2、管理不力。我国现有的茶叶产业,大部分企业还是依靠传统经验进行经营管理,部门结构混乱,部门职能缺失,职责不清晰是常见问题,虽然一年能有几千万的销售额,但要想突破,大幅度跨越,就难上加难了。现在我国茶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老板既抓生产又管营销,对外协调关系更要亲自出马;常常是老板在安排几个为数不多的营销人员展开工作。这里的弊端有二:一是这样的营销只适合小范围的区域市场,一旦市场做大,老板必定分身乏术;二是老板的亲自督战,束缚了营销人员的手脚,不利于团队成员的历练和成熟。

  3、资源分散。从我国的茶产业全局来看,又一障碍是有资源、缺整合。而资源过度分散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造成企业生产、管理成本的浪费。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对资源利用、产品定位、市场维护都要提前进行规划。为尽快改变茶叶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无名牌的现状,应加快资源整合力度。虽然近年来茶叶行业资源整合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其发展水平与市场经济下对茶叶企业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如何把分散的茶叶企业和资源加以整合、改造和提升,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茶叶企业和企业群体,是茶叶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4、有姓无名。多少年来,我国的茶叶市场被形象地比喻为“有姓无名”。有姓,是指有品种,如龙井、乌龙、毛峰等;无名,是指茶叶没有自己的品牌。龙井、碧螺春、普洱茶铁观音、大红袍等名茶名气很响亮,售价也很高,“茶王”的拍卖价远远高过黄金,但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看到的是一个个的“茶桶”贴上一个简易标签,没有厂名、没有认证标志,只有“龙井”等字样的品类名称,同类产品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价格,问及营业员产品出自哪个厂家,十有八九不知道,更别说厂家的优势,更是一无所知。

  5、有品无牌。中国茶叶之所以难以摆脱“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怪圈,其根本在于缺乏“品牌”。我国虽然名茶林立,但这些辉煌却并没有造就一个真正属于中国的世界级茶叶品牌。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的12家省级公司中,只有4家有商标;全国加工茶叶的茶厂6.7万家,只有近干个茶叶有注册商标,能称得上品牌的为数更少。而要让中国“名茶”真正变为世界“品牌茶”,不只是加一个“牌&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