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紫砂陶艺的发展与现状
下一主题:喀左紫砂陶艺历史
紫砂陶艺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御窑生产,不为官家垄断,却受“文人化”思潮的诱导,它自由表达的原创精神几乎没有受到伤害,再就是意识形态对它的影响也比较小,个体创作的环境相对比较宽松,从业人员之间的传承得以连续而未中断,内在的传统文化精神也就更多地被保存和继承下来……紫砂陶的这些与众不同,既是矿产资源上的优势,也是人文精神上的独树一帜。而当代紫砂艺人的群体性的杰出贡献,则将紫砂陶艺推向了更高的境界,使紫砂陶艺逐渐走进了艺术殿堂,从而为更大的社会空间所接纳,赢得了海内外人士广泛的喜爱和尊重。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博物馆,如我国的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英国的维多利亚博物馆、艾伯特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不列颠博物馆,新加坡博物馆,比利时皇家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澳大利亚艺术馆,香港茶具博物馆,荷兰专题博物馆,都纷纷收藏当代紫砂大师们的作品。
紫砂陶艺在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中,有过几起几落,它的兴盛、发展,与社会的承平状态和文化人的积极参与联系在一起,明万历后期、清康熙乾隆时代如此,19世纪初期陈曼生等人的积极参与也是如此。在摈弃了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的大一统的集体生产形式后,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社会环境的改善,紫砂陶艺的创作和生产又朝着几百年自然选择的经济秩序上回归,古老的手工行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