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浅谈紫砂陶艺的发展
下一主题:紫砂陶艺几百年的发展
以紫砂壶为主要形式载体的紫砂陶艺,无疑是伴随着茶文化而出现的,也是茶文化走向极致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国是茶的发源地,江苏宜兴是重要的产茶区,唐代就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之誉。同时宜兴也是著名陶都,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现陶土资源中夹有的紫砂矿泥具有特别优良的材质特点,可塑性好,收缩率低,可以单独成陶而无须施釉,用的时间越长,越发光鉴可人,而用它制作的器皿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茶叶的色香味,“注茶越宿,暑月不馊”,于是“茶壶”便应运而生。当茶饮方式由煮茶进步到冲泡阶段,“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阳羡茗壶系》)时,紫砂壶的形式变化便成了社会时尚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必需,同时也获得了“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美誉。它的出现是陶器生产过程中独特资源结出的硕果,它的发展则是适应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标准逐渐变化的反映。
作为我国民间工艺的一大门类,紫砂陶艺经过五六百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