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茶叶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 2011-07-31 浏览 23982 次
家在早春茶降价的同时,早早地将08年未销完的茶叶大幅削价销售,大多数为半价抛售,但因新茶上市在即,动销也难。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组织了调研分析,大家有几点共同意见:

  1.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茶叶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处在“低温”中,茶业很难会有一枝独秀的奇迹。

  2.从金融危机到实体经济危机,将次第波及消费领域。上海茶业以另售流通为主,会因消费总量的减少而受到一定影响。

  有这样二点是值得注意的:

  a.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影响茶叶企业盈利能力空间压缩。经济状况的整体下行,茶叶中高端茶品,礼品茶的销量已经并将继续下降。而这部分茶历来是流通企业盈利的重要支柱。

  b.消费总量的下降,影响上海茶叶企业的生存稳定。茶作为生活食品饮料,有必需品的性质,但又不具备油米柴盐那样的刚性需求。喝好茶的可以变喝中低档甚至减少茶消费。

  因此,茶叶在可以保持一定消费量的同时,将会有一定幅度下滑。作为企业个体来讲,在这一大局中,谁能暖身过冬无疑是一场考验。

  3.这些年来,各茶叶产区,大面积扩大种植面积,很大一部分已到丰产期,使茶叶产能高速增长。48%的种植上升,76%的产量上升,远远超过了销区消费上升的速度。即便在前几年正常年份,上海茶叶销售增长顶多也只在10-20%左右。供大于求的局面对产区和销区都将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压力与负担。茶产业面临着把产能的“饼”摊大,还是把“饼”做好的新选择。

  针对现状,我们认为茶叶行业应当树立信心,加强系统合力,积极谋划,细化应对措施,保障茶产业的整体平稳发展。

  1.首先我们提出了加强中档和价廉物美茶品的采购与供应,积极引导带动内需。“你钱少我便宜”“不求高盈利,但求大家继续多喝茶”。这是应对消费结构变化的必要措施,这当中需要产销加强合作,互助互利共谋市场。

  2.积极引导企业互助,抱团取暖。去年上海推出了创建特色茶叶店活动,首批试点16家公司28家茶叶门店,要求家家推出1-2个富有新意,独具特色,性价比高的茶品,已见到一点效果。今年又鼓励7个公司十几家门店将各自的特色茶品进行互相串销,称为互助联销,似乎也有一点抱团取暖的意思。春节期间,有几个茶品都销售一空。

  但是由于茶叶企业历来是小规模分散经营,这种互助,抱团的合作有较大难度,日前只是探索性地局部试验。

  3.茶叶行业处于危机的大环境之中,但消费需求仍有一定的量,上海拥有2000万人口,是流动人口多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