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茶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佳镇镇长李梅告诉记者,成佳镇农民收入的72%以上来自茶叶,全镇税收的80%来源于茶叶相关行业。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有机茶叶的种植面积,加大对茶农采摘技术和种植技术的培训,提高茶叶的品质和竞争力,现在茶农一般一公斤也就76元,而采得好每公斤能卖到120元。”李梅告诉记者,通过提高品质,鲜叶价格将提高50%左右。
我省在制定茶叶发展规划时,也明确把茶叶质量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到2012年,名优茶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比当前提高10%。
塑品牌 打造百亿产业
我省由于春季气温回升早而快,比浙江、江苏等主产茶省提早近1个月上市,开发早茶、名优绿茶的优势突出。
据统计,2007年,我省茶园面积252万亩;茶叶产量13.03万吨;茶叶总产值21亿元,分列全国第三、四、五位。从名次我们不难看出川茶的尴尬:种植面积第三,而产量就只能排到第四,产值更是只能排到第五位上。
福建安溪县茶园面积不到我省的1/5,但因其铁观音产品品牌运作力度大、开拓能力强,全县年茶叶产值高达50多亿元,仅一个县的茶叶产值就是四川省茶叶产值的两倍以上。
一位前来成佳镇收购茶叶的浙江人透露浙江不少茶叶是以川茶为原料,川茶价廉物美,经过加工和一系列的品牌包装之后价格就是原来的好几倍,甚至是几十倍。说到底,川茶差的不是质量,而是品牌。
“竹叶青在业内率先提出以品牌发展为导向,引导消费者以品牌来识别选购茶产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市场部赵丽莉介绍,竹叶青在林林总总的茶叶市场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起步时只有千万元的销售额,到2008年竹叶青产值达到2.2亿元,目前竹叶青的品牌价值已高达4亿元。
“我们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了,近几年的茶叶发展规划中,除了抓茶叶品质,一直也在强调打造品牌的重要性。”省农业厅经作处园艺总站站长段新友说。据介绍,川茶打造区域名牌的思路是:川南突出“早”,打造以宜宾为重点的“宜宾早茶”品牌;雅安突出“优”,打造以雅安为重点的“蒙顶山茶品牌”;万源突出“特”,打造以万源为重点的“富硒保健茶”。集中打造一两个市场上叫得响、消费者认同度高的知名大品牌,最终在2012年实现百亿产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