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10年风云录
发布时间 2011-08-08 浏览 6318 次
洱茶,不如说在试验普洱茶,奇怪的是,这些或成功或失败的试验品最后都被市场抢购一空。其中,让人深刻的是,云南花茶产业的标志性人物,一位钱姓的浙江茶商,其创办的滇桂茶厂也于2005年改卖普洱茶了。这位钱老板可是草根创业的英雄,就是他开启了云南花茶的神话。1993年,浙江金华的一个年轻小伙子带了8万元来到思茅讨生活,他发现用云南的大叶种烘青毛茶来做花茶茶坯,比中小叶种精制率高,成本也降低了不少,于是他试制的花茶在市场上一炮打响,引得他的老乡纷纷闻讯跑到思茅来淘金。就这样浙江与山东商人控制了中国花茶市场,他们在云南收购烘青毛茶,拉到广西横县窨茉莉花,再通过济南茶叶批发市场销往中国广袤的北方,一时间以云南烘青为原料的花茶占据了花茶市场份额的60%,钱老板也从8万元起家成长为上千万资产的富翁,他的老乡资产在百万至千万的还有很多。中国的草根茶商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机会主义盛行,什么茶热就生产什么茶,其经营的企业是典型的候鸟型企业,在不同的热点之间反复迁徙,所以,钱老板等一大批以前做花茶的改做普洱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此外,还有一个叫谢道云的草根茶商也值得提一下,其本是上海知青,留在思茅开办了一个叫明珠茶厂的小厂。明珠虽是小厂,但不能小觑,因为谢老板是云南茶界有名的发明家,其在90年代研制出玉环、玉蝶等新玩意,从而引发了为期数年的云南手工茶热,为云南茶产业做出了特殊贡献。在普洱茶初兴的年代,谢老板又发明了普洱茶象棋、生肖茶饼、普洱茶奖杯,从而开拓了工艺普洱茶的新境界。

  在05—07年是名人与名厂辈出的年代,一代新人换旧人,兴洋茗茶与古普洱公司被迅速湮灭于茶商的汪洋大海,越来越不为人知晓。时代的弄潮儿是勐海系的一干做茶人。以邹炳良、阮殿蓉、王霞为代表的前勐海茶厂员工,创办了海湾茶厂、六大茶山公司、王霞普洱公司等名震江湖的茶企。昌泰公司也凭借着“99易昌号”的神话迅速扩张,勐库戎氏、澜沧古茶、黎明、福海、朗河、一品堂、博友等实力派也在异军突起。做药的龙润也于2006年高调杀入普洱茶界,欲开启全新的的蓝海战略。一时间普洱茶界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有感于此,2006年,云南作家朱宵华推出了《普洱江湖点将录》一文,大张旗鼓地为普洱茶人排座次,直至排满108座交椅为止。其后不久,朱宵华也投身于江湖事业,创办了《普洱江湖》杂志。该杂志已于2008年停刊,曾经兴盛一时的人物和厂家,很多都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其身影留在了那个闹热的年代。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