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普洱的熟茶之所以受到北方人民的喜欢,与黎琳和大叶人对普洱茶的热爱和追求是分不开的,大叶普洱也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 “云南省名牌”称号。当记者提问,小茶厂也能做品牌吗?黎琳回答说“小厂也可以有大作为”。
普洱茶高端市场品牌“炼成记”
外脑策划专家、企业成长顾问方一知说,我们作为国内第一家进入普洱茶行业的外脑策划机构,6年来服务了6家企业,亲身见证并参与了普洱茶的起步期、高潮期、低谷期和平稳期等发展阶段,已经注意到近年来普洱茶市场出现了一种“高者越高,低者越低”的现象。一方面,定位于市场高端的品牌茶企,注重品牌个性和特色产品的研发,使普洱茶市场能量不断向它凝聚;另一方面,定位于大众消费的茶企,价格低廉,追求产量,这样的一些茶厂也有它的生存空间。普洱茶企业越来越走向两极分化,中间状态似乎很难生存。
方一知以国艳普洱和大叶普洱为例,说明两家茶企业善于经营时间和空间,在经营时空、进行市场突围方面,趟出了很多茶企业没有涉足的高端市场之路。
当广州市场普洱茶大幅缩水的时候,大叶普洱率先进军北方市场,用时间换空间,在北方几大城市的市场空隙中顽强地扎下了根,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市场培育和客户积累,反而占领了普洱茶的高端市场,引领了高端消费、高端收藏、高端投资的新潮流。国艳普洱在2008年市场低谷时,集中有限资源,高调亮相,向经销商显示了做国艳精品的姿态和信心,经过两年的蓄势后突然发力,一口气收购了勐海两家茶厂,以空间换时间,通过经营时间赢得了品牌能量和经营业绩的最大化。
胡贻臣与方一知有一个共识,一线品牌可以做大做强,如大益、龙润、七彩云南,中小茶企则要做高,做精。国艳普洱的市场定位是“高、精、尖、好”,大叶茶厂的企业定位是“小而美”,这样的企业发展路线和成长路径,是普洱茶二、三线品牌在竞争激烈的普洱茶市场上差异化生存的必由之路。
会上,各家媒体提出了各种问题,国艳茶厂与大叶茶厂两家茶企和与会专家都一一认真回答,将企业经营和市场运作的经验、体会、做法,与媒体记者面对面交流,希望能对更多的普洱茶企业有所启发,从而整体地提升普洱茶行业的新高度,共同推动普洱茶行业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