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末清初康定开始成为南路边茶互市的中心
“茶马互市”起源于唐代的“以马易茶”。当时唐王朝国势强盛,地域辽阔,西北、西南的少数民族都要向唐王进贡,唐皇为了表示谢意,便以茶行赏,或“以马易茶”,这便是“茶马互市”的开始。到宋代,“茶马互市”已成为了经常性的贸易,政府明令以茶易马。据宋史载,神宗熙宁七年,会“李杞入蜀买茶,至秦凤熙河博马。”并采蒲宗闵之议:川陕民茶尽卖入官,更严私行交易,全蜀茶尽榷。”又诏专以雅州名山茶为易马之用。同时由于茶叶关系重要,对茶施行了官卖制度,称为“榷茶”。明代仍仿宋制,以茶博马,,还专门设制了“茶马司”专司其事。沿至清代,虽非纯粹以茶易马,但互市的办法仍尚袭用。
据载,明朝初期,康定还是一个氏族放牧之地,没有人户,更没有商业活动。到明世宗时代,康定才开始有了人烟和简单的商业。茶马互市的埸所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西移的,早的时候在邛崃南桥一带,后西移至雅安南关,再后来又西移至碉门、昂州、化林,至清顺治时期才逐渐移于打箭炉。康熙三十二年,达赖喇嘛奏请打箭炉交市之事,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准打箭炉开事贸易,并饬雅属五州县茶商“行打箭炉,蕃人市茶贸易”,从此以后打箭炉就成为了南路边茶互市的集散中心,“黎、雅、名、天、邛等地的茶叶尽皆入炉。”然后由此再分销藏区,乃至不丹、尼泊尔等地。据不完全统计,到清雍正时期,行销到康定的边茶已达到十万零四千多引,到清末达到十一万引,这在当时全国的边茶行销中已是名列第一的位置,由此可见当时康定在南路边茶行销道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康定缝茶业的产生和状况
茶叶由雅到康,运输全部采用的是人背,这便是川藏茶马古道上著名的背二哥,又称“背夫”。背夫背茶,工具极为简单,一个背夹,一支杵,茶包也不需要更换包装,就是茶厂里的竹篾包,以男性成人背夫为例,每人一次背12包左右,每包为16市斤,合计约200斤。茶叶背到康定,也就到了终点,一是因为要在此互市,二是因为再向西行,山高人稀,路途遥远,语言障碍等多种原因,人背已不现实,只得改为马运牛驮。从人背改为牛驮,过去茶厂简单的竹篾包装就不能适应需要,必须从新更换包装,用牛皮包裹,让其更加坚固耐磨,耐撞才能适应长时间畜运的需要,于是在康定一种专门用牛皮重新包装茶叶的缝茶业便应运而生了。
在缝茶业中的缝茶工,藏语称为“甲朱娃”。“甲”茶的意思,“朱”缝的意思,“甲朱娃”即缝茶的人。
由于缝茶人一直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不为社会所重视,所以有关书籍对此的记载不多,所幸在康定现在还有少数几个健在的缝茶人,对此能作一定的介绍,结合史料中只言片语的记载,于是才让我们有幸对这段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
康定缝茶业是一个相当松散的行业,全是一批从汉、藏地区逃荒、讨口或避难到康定的人,他们到了康定之后,无以为生,而缝茶是最好的谋生手段,因为这一行业的手艺比别的手艺好学,其次是这一行业只需简单的一把刀,几根针,关键是能吃苦就行了。今年7月,我在康定走访了一位已经75岁的当年的缝茶工,他叫尼玛,现在年轻人都叫他“尼玛爸爸”。尼玛的老家是甘孜州道孚县,他6岁时随父亲逃荒到的康定,是现在康定仅余的两、三名缝茶人之一,据他介绍,康定的缝茶人主要以康区各县的藏族为主,也有少数从内地逃荒、避难来康定的汉族,他当缝茶人时,康定的缝茶工最多时有80余人,但据比他老一辈的缝茶工介绍,历史上康定的缝茶工最多时达到120余人。